贾环不得不承认自己竟然从来没了解过这个师父,自己一直以为按照师父粗放的xing子,决计是不耐烦这些小算计的,但没想到他不仅细细算计了,也不嫌弃自己与贾府划清关系的不孝想法,甚至还为自己考虑的相当周全和长远。就冲着这些,贾环一时间竟说不上话来,眼眶有点发红,又不敢给冯庭看到,只得低着头。
冯庭看他这样子还哪有不知道的,但是依他也是不用指望温和、安慰之类的字眼。果不其然,就见冯庭大手罩上了贾环的脑袋,用一贯的粗鲁动作使劲揉了揉贾环的脑袋,硬生生的让贾环把上涌的泪水憋了回去。冯庭虽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是掌心下软软的头发,还是让这个汉子不由感慨一番。也许最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带着玩闹的心态来看这个孩子,但是这几年的相处,他是真的把贾环当做了自己的徒弟,看着贾环在贾府这番泥沼中非但没有消极度日反而试图闯出一条路来,既让自己这个做师傅的欣慰,又有些心疼。所以眼下这番打算冯庭也是耐下xing子来仔细考虑了一番的,甚至还征询了白莳那个狐狸的意见。最难得的是南安王那个一时xing起过后就忘的人,竟然没有把当时被他吓得差点哭爹喊娘的贾环抛在脑后,还一脸兴味地提议将贾环偷渡到自己的兵营去。
冯庭想了想拒绝了。虽然去了耿家军,功名更容易挣,但是以贾环这胆小怕死的xing子,没有杀人的觉悟就上战场,多半会把自己搭进去。还不如老老实实放在身边,先进军营里沾沾血气再说。要是这样还改不了他的xing子,那就得另想办法了,不过要是贾环真的怂到这个地步,冯庭心中冷哼一声,必须要把这小子抽得哭爹喊娘,要不怎么说不打不成器呢。
当然,贾环全然不晓得他师父心里有什么样bào力的想法,这会子正为之前自己红了眼不好意思呢。
其实两人这么一商议,事qíng也就定下来了。两人甚至都默契地没有提起功名在身其实还有科举一条路好走。冯庭不提是因为作为一个武将,向来看不起那些唧唧歪歪苍白无力的文人,而且文人的功名还真没有武将来的快,还更受礼教制约,所以这条路冯庭压根就没想到。至于贾环,实在是知道自己虽然有些小聪明,但绝不是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料,而且要是一直在府里,还不知道那面慈心黑的王夫人要出什么幺蛾子呢。
10第十章 入军营冯白论时局
贾环进军营这件事qíng府里知道的人不少,但真正过心的也没几个。临搬到军营去的那天,贾环先住进了冯庭的院子,打算从这边出发。要不然,赵姨娘非得拉着他一顿痛哭,弄得像生离死别一般,让贾环头疼不已。这个事qíng在两年前拜师的时候就发生过,这回贾环有先见之明,于是提前溜了。
倒是在溜到半途被探chūn逮了个正着,拉到一遍叮嘱了好一通。贾环看着探chūn微红的眼眶,心下也不得不感慨,重来一遭,这个姐姐对自己真的是不一样了。遂拍了拍她的肩,道:“姐姐放心,我都学武这么些年了,不会伤着自己的。”
探chūn看他虽未长成,但得益于习武的挺拔身姿加上说这番话时的少年意气,日后的龙章凤姿不难想象。探chūn仿佛看到了一柄藏于鞘中的宝剑,只待一个恰当的时机,震慑四方。这是贾环自己也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改变,现在的他和那个畏畏缩缩的自卑庶子判若两人。虽然他里子里还是那个渴望得到关注的贾环,但因为冯庭的教导,他的眼界不再拘泥于贾府这一方天地,甚至为了摆脱既定的命运不得不冲出枷锁,这样的成长让亲近的人既有惊讶又有欣喜。
探chūn压下繁复的思绪,将自己和黛玉准备的东西塞给贾环,顺便转达了黛玉的叮嘱。说起来和之前不同,不知什么缘故,黛玉对贾环很是上心,种种琐碎和探chūn这个亲姐姐比起来也不遑多让。贾环隐约听说黛玉在家时原先也有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弟弟,结果三岁便夭折了。许是接触稍多,再加上贾环如今的品xing,让黛玉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弟弟了。也许是因着这个缘故,黛玉竟不像前世那般依赖宝玉,贾环冷眼瞧着,甚至带着那么点疏远的意思,对于这点贾环还是很乐意见到的,毕竟对于黛玉来说,不可谓不是“一见宝玉误终生”啊。当然,黛玉对贾环如亲姐姐,贾环也投桃报李,只要给探chūn的东西,一定会给黛玉稍一份,甚至还特地拜托师父找了些养身的方子,也不知是否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