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从军记_作者:太平乌木(41)

2016-12-29 太平乌木 红楼

  “听说李大人最近有喜事,在下在此恭喜了。”这时又有一人开口朝着一晚上都没有怎么说话的扬州知府敬酒道。

  “可不是嘛,”说话的是同知赵大人,“不知那瘦马的滋味如何,真羡慕李大人坐享齐人之福啊。”这位赵大人分管扬州的江防捕盗,和赵相沾亲带故,也是明面上大皇子的人,这和贺相门生李大人正好立场针锋相对,甚至在明面上也毫不留qíng面,就好比这句讽刺意味十足的接茬。在座的谁不知道李大人是贺相门生,也娶了自己老师的侄女,故向来以“妻管严”闻名官场。

  相比之下,这位李大人就低调地多。他闻言并不生气,云淡风轻地回道:“赵同知说笑了,不过是手下不懂事的孝敬上来的,还没来得及安排。若是赵同知愿意,今日就送至府上。”

  赵同知只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趣得很,反倒显得自己小心眼,遂冷哼道:“受之有愧。”

  墨濂看着这段小cha曲,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嘴角。让坐在一边昏昏yù睡地贾环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一下子jīng神起来,腹诽道:“又不知道哪个人要倒霉了。”

  贾环还真没猜错,墨濂看着两位官员你来我往绵里藏针,而周围的人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就已经发现这嫡长之争早已经摆到了台面上来。而这江南地方官员都无法拧成一股绳,漏dòng百出,对于取证计划实在百利而无一害,不好好利用一番还真是对不起自己。眼下,他就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墨濂与林如海jiāo换了一个颜色,然后就有人开口道:“听闻圣上准备派钦差入江南,不知两位从京城来的公子可有耳闻?”

  墨濂点头,说道:“听东府的珍大哥说这次的人选与那位关系慎密,其他的便再不肯透露了。”

  墨濂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位都变了脸色,唯有赵同知状若欣喜。宁国府在大皇子这条船上谁不知道,既然贾珍能这么说,那这次的钦差必然是大皇子的人。他们这些手下现在需要做的可不就只有尽量把尾巴藏好,然后多给二皇子一派找麻烦么。至于二皇子派的官员,变脸色只是那么一瞬,对他们来说,现在更重要的则是回去好好思考对策。而剩下来的人则内心叫苦不迭,只怕两派相斗最后殃及的就是他们这种池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中,无论助兴的伶人怎么卖力,试图让气氛再活跃起来都无济于事。在座的众人各怀心思,只一心盼着好回去商议一番,哪里还有心qíng坐在这里闲侃。于是一场晚宴就如此糙糙收尾。林如海保持着相当好的风度将众人一一送走,面上丝毫不为此尴尬。

  贾环确定自己见到了墨濂林如海二人jiāo换眼色,只可惜仍是一头雾水,完全不能明白这两人在打什么主意,又和之后墨濂说出口的那句话有什么关系。思考了半天无果,贾环也不愿费脑子,遂放开这件事qíng。

  宴会散后,墨濂其实一直在瞧瞧观察贾环,见他果然如自己所想般困惑,却又对之后的对策无丝毫好奇心,实在有些无奈。跟着自己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是对这些弯弯绕绕一点长进都没有,果然就不应该对他的脑子抱有期待。虽这么想,却也没有主动上前为他解惑。在墨濂的思想中,贾环不懂这些更好,反正他在军营中如鱼得水,也没有达到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资历。而且,自己想要护住这么一个人还是不难的。不如就让他保持着这般“不长进”也好,时不时的还能享受到贾环敬佩的眼神,这让墨濂一贯波澜不惊的内心欣慰不已。所以说一般话不多的人内心世界的逻辑都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墨濂正是如此。

  反倒是林如海见贾环这般无知无觉有些看不过眼,决定好好教育一下这个侄子。于是贾环被林如海拉进书房,看架势是要秉烛夜谈了。

  “坐吧,”林如海的态度还算和蔼,“来扬州这么久都没有机会好好谈一谈。”

  贾环对于和长辈夜聊有些紧张,拘谨地点点头,依言坐下。然后等着林如海发话。

  林如海也看出来贾环的拘谨,笑道:“环儿不必这般拘谨。我见你对今日之事甚是困惑,可是有何不解?”

  贾环见林如海都如此发问了,遂也没有隐瞒,问道:“侄子只能看出这是您与殿下商议好的,但实在想不明白殿下的那番话与我们的目的有何联系?这不是bào露了我们的踪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