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从军记_作者:太平乌木(55)

2016-12-29 太平乌木 红楼

  这日是贾环来侍卫营的第一次休沐,他磨磨蹭蹭地将东西收拾好,准备回府。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冯紫英正好进来,“瞧你这样子,真没出息。”

  贾环白了他一眼,没搭理。

  “对了,今日正好与宝玉他们见面吃酒,你要不要一起?”冯紫英也不在意。这些日子相处,他也知道贾环也就是面上不爱搭理他,但若真的真心以待,这孩子绝不会辜负他人。说到底,还是心肠太软。

  贾环本就不爱与宝玉一道,听冯紫英这么一说,更不乐意去凑热闹,道:“不了。我还得回府给母亲请安。”

  冯紫英心道“真装”,却也没有硬拉着贾环。确实,大家族中嫡子庶子之间本就难对付,若真的像贾环这样不下绊子,只是不爱往嫡子跟前凑,而身为嫡子的宝玉又从不在乎的qíng况,还真算好的。想想自家,虽然这一辈只有他一个儿子,但上一辈的嫡庶之争,生生的让整个家族元气大伤。为了振兴冯家,这刀口上的日子,冯家人可没少过。

  只是这酒到底是没有吃成。贾环还没有出侍卫营,就有消息从宫里面传出来,说是二皇子墨泽于宫中自刎了。

  贾环听到这消息一愣,他实在无法想象前些天才见到的二皇子,那么风华正好的一个人,就这么去了?

  “还愣着做什么?”冯紫英推了一把贾环,气急败坏道,“这下内城铁定又戒严了,这班也不要换了。今儿个大家都休不成。”

  “那人就这么没了?”贾环还有些不相信。

  回答贾环的是冯紫英给的一巴掌,“你可走点心吧,这话是随随便便问的吗?快去把你手下的人召起来,上面还有吩咐呢。”

  贾环捂着被冯紫英招呼的脑袋瞪了他一眼,这才放下手中的东西,出去找人了。

  而此时,被召集起来的还有一gān皇子、宗室还有几位心腹大臣。

  相比于几天前的憔悴,这时的皇帝简直可以用“苍老”来形容了。发落了看守墨泽的侍卫和太监,皇帝这才怒气稍平,问道:“太医看过了吗?”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年人颤颤巍巍地出了列,道:“禀陛下,二皇子殿下致命伤口确是颈部无疑。”这位太医院的院使年逾花甲,在宫中行医已经四十余年,这是最奇怪的一次验伤,也是最危险的一次。等这次事qíng了了,他决定告老还乡,这把老骨头,已经经不起这般折腾了。

  院使只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说一句话。大殿之上一时沉默异常。这样的气氛,让在场的每位,特别是那些大臣们恨不得连呼吸都不要,更顾不得擦拭自己早就汗津津的面部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才哑声道:“罢了,以亲王之礼厚葬吧。”

  下面的人战战兢兢的应了,这才作罢。

  说是以亲王之礼厚葬,但是考虑到墨泽毕竟不是寿终正寝,且生前谋反,这葬礼并不隆重,皇帝甚至都没有在葬礼上露面。真正为其痛哭的,只怕只有他府中的女眷和稚子。就在大家以为丧礼就这么平淡过去的时候,一旨诏书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四九城乃至整个帝国都翻腾起来――建德皇帝退位了!

  “朕在位三十余载,幸赖祖宗之灵,不负于天地民心。然今年近花甲,于国事时有不逮,故yù传位于四皇子墨濂,归政退闲。”

  在此之前,老皇帝并没有透露任何风声。这样的诏书一下,欢欣鼓舞者有之,但更多人则是愁眉不展,思虑颇重。这四皇子墨濂是什么样的人物,大家心里面都有本帐。旁的不说,只是那铁面无私的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手腕就够那些官员喝上一壶。好在老皇帝虽然禅位给了儿子,但并没有完全放手,至少从完整的圣旨上看,这军政大权还基本上都在老皇帝手中。

  “你说你是不是走了大运,莫名的就来了个从龙之功。”冯紫英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冲贾环挤了挤眼,调笑道。

  贾环皱了皱眉,说不上为什么,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

  冯紫英见贾环的样子,摇了摇头,道:“不过也是,这样一来你们贾府就麻烦了。”

  贾环听这么一说,有些莫名地看着冯紫英,特别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冯紫英见贾环的表qíng不似作伪,无语道:“竟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你皱什么眉头啊?还以为你终于开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