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瑚不归_作者:文姝(9)

2016-12-29 文姝 红楼

  “敬哥儿不如把珍儿也带到伯父这里?珍儿也还没考童生吧?”

  可不是!守孝后贾敬检查贾珍的功课,发现不仅一点儿长进也没有,学过的都忘了个jīng光时那是火冒三丈,qiáng压着贾珍读了两年书。

  三人就这样说定了,贾珍从此过上了和比他将近小十岁的堂弟读书的日子,几乎可以遇见,贾珍被贾瑚比过去之后的悲惨人生了。

  到了家学,看到家学里学生的数量很多,年龄又参差不齐,大的连十五六岁的都有,小的才四五岁,都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个老师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一副无心向学的模样,这些人大多数是来附学的贾家亲戚,贪图族里免费提供的笔砚和糕点,把家学弄得乌烟罩气的。

  没想到家学如此不堪了,贾敬有些羞愧,毕竟贾敬才是贾家的族长。两人探讨了许久,最后拍板要再请几个先生以及对家学进行一些改革。

  各自回去以后,贾代善勒令贾赦向妻子打听刘家的家学是怎样的制度。接下来几天,贾代善都拉着贾赦频频造访宁国府。最后家学改造好时已经是盛夏了。

  家学请了三个先生,一个决意不再考的老举人,两个秀才,加上贾代儒,一共四位夫子。原有的学生按年龄被分为两批,十三岁以上的,由贾代儒带着,继续之前的课程,反正他们过一两年就要出去了。其他的又按进度分为启蒙、四书、进学三个班,三个先生各教一个班。每年有一次考核,通过了的进入下一班,三次没过的退学。

  在家学整顿期间,贾瑚和贾珍也在贾代善的书房碰面了。

  贾珍是个十来岁的少年,长得唇红齿白,因为一直都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还算老实。见到???四岁的贾瑚,他老气秋横地说:“你就是瑚堂弟吧?我是你珍大哥哥,以后我会照顾你的。”说着还骄傲地挺了挺胸膛,显然是被贾敬教导过。

  贾瑚原以为会见到一个色鬼,一见之下却把之前的偏见全抛了。也许以后的贾珍是,现在他仍然是个小少年――才十来岁呢,毛都没长齐,能坏到哪里去?

  贾瑚也像模像样地向贾珍问好,两兄弟很有爱地坐在一起,小声说这话,猜测贾代善会怎么教他们。

  等贾代善来了,就看到哥两个感qíng很好地靠在一起说悄悄话。他出声,问了一下贾珍学到哪了,贾珍回道,刚学完《论语》,在学《诗经》。

  就在贾代善斟酌如何安排的时候,贾瑚怯生生地问道:“祖父,我可不可以学练武?”

  贾珍听到了,也嚷嚷着要学武,贾代善真心头疼。瑚哥儿才几岁啊,骨骼还没长成呢。至于贾珍,当天上午被贾代善狠狠地cao练了一顿,就受不了了,不想学了。瑚哥儿当时就在一边看着,贾代善满意地看到贾瑚并没有退缩,还是坚持要学武。贾代善许诺等贾瑚满六岁就教他。

  贾珍由于上午累到了,贾代善就叫他先回去。贾瑚中午和贾代善一起用饭。

  贾瑚原以为祖父身为国公,饭菜会丰盛些,没想到和自家的差不多。贾代善看到贾瑚脸上的惊讶,也不以为意,他摸了摸瑚哥儿的头,说:“祖父这里简单了些。你要有喜欢的菜,下次再叫他们加菜吧。”

  贾瑚忙笑道:“不用了,这些和孙儿平日里吃的差不了多少。只是孙儿原以为祖父更习惯太太那里的饭菜。”

  听到太太这个称呼,贾代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这不怪瑚哥儿,是史氏教贾赦这样称呼的。贾代善认为这显得不够亲近,但史氏喜欢,就随她去了。

  贾代善笑着说:“那是你太太的口味,她是吃惯了京城的菜式。祖父这里是淮南边的菜。人老了就想念家乡菜了。来,瑚儿吃吃看这个,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一道西湖醋鱼被夹了一筷子送到贾瑚碗里,贾瑚尝了尝,味道很不错。他腼腆地说:“娘亲说我不挑食,是个好孩子。不过家里的菜都很好吃,祖父这里的也很好吃。”

  贾代善很高兴地,又给他夹了几筷子,才住手吃自己的。吃饭的时候,贾代善果然发现这个孙子什么菜都吃一点,尤爱吃青菜和鱼ròu。

  下午的时候才正式开始上课。贾代善对他说,以后他们早上六点就要到这里,开始背书,到八点左右,开始写大字,贾瑚还不到可以写字的时候(贾瑚问为什么,贾代善告诉他这会损伤手腕,到了时间,贾代善自然会布置任务。),就由贾代善教他认字。十点,贾瑚复习新学的字,贾代善给贾珍上课,半个时辰后,贾珍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下午午休过后,贾代善给贾瑚讲解《琼林幼学》、《增广贤文》等一系列的启蒙书籍,贾珍则在小书房里写文章。晚饭贾珍回东府吃了,等明天早上再过来。贾瑚则跟着祖父去荣禧堂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