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沈换下了被冷汗浸透的衣衫,然后令孟宗政将剩余官员全部带到大殿。
政变之后的慌乱与各个职位的空虚正是肃清朝野的最佳时机。在此期间内,没有人会傻得质疑皇帝的任何决断——即使有,杀了便是,这可是政变。
冷眼扫视大殿内一群哆哆嗦嗦地官员,苏若沈不禁有了一种掌控生死命运的快感。
不用再处处受制于人,不用再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唯恐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现在,他才算是真正的皇帝吧?
嘴边扬起一丝笑意,却又迅速隐去。
立于高台之上,苏若沈冷声道:“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百官跪伏于地。
苏若沈冷笑道:“史弥远专权不臣,废太后杨氏后宫gān政,二人皆妄图控制于朕。而你们——身为大宋臣子,食君之禄,却不思为君分忧!不是倒向史弥远为虎作伥,鱼ròu百姓,就是跟着杨氏,整日想着如何争权夺利!我大宋江山被你们这群蛀虫蛀得千疮百孔!”
见百官之态,荣王赵与芮心生不忍,于是出列道:“皇兄,臣弟觉得,列为大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苦衷?”苏若沈冷哼一声,“所谓‘苦衷’便是将忠君爱国放于一旁,只顾着自己的身家富贵?亏得他们还自诩儒学大家!”
赵与芮劝道:“皇兄,这或许是史弥远权势滔天,列为大人有的是委曲求全……”
苏若沈态度有些软了下来,但仍是厉声道:“委屈?一个个‘委屈’得油头粉面,脑满肠肥?”
赵与芮继续道:“当时史弥远可谓是一手遮天,列为大人许是隐忍下来,等待对史弥远一击致命;而那时杨氏也勉qiáng可以对付史弥远,所有有些大人才投靠杨氏。”
苏若沈面色稍霁,口中也微微降了些火气:“芮弟如何能知,谁又是你所言之人?”
赵与芮微笑道:“这件事jiāo与臣弟便是。”
苏若沈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他奇道:“芮弟有何良法?”
赵与芮神秘一笑:“臣弟自有想法,却是得先保密。”
苏若沈挑眉道:“芮弟竟吊起朕的胃口来了?”
赵与芮一拱手:“还望皇兄成全。”
苏若沈一摆手:“也罢,朕就成全你了。”
赵与芮谢恩后,道:“皇兄,在臣弟有结果之前,还请皇兄直诛首恶,方显皇兄仁慈。再者,也好让列为大人为君分忧,若是这段期间做的好,以后即使被查出来是自愿为虎作伥,也可以算是戴罪立功,从轻发落不是?”
苏若沈沉吟道:“这件事便依了芮弟,希望这些‘大人’领了你这份qíng才好!”
赵与芮道:“谢皇兄。”
苏若沈冷冷地扫视满地的臣子,厉声道:“没有荣王求qíng,朕非砍了你们!”
没有在这场政变中丧生的官员,立刻如蒙大赦,叩头谢恩。
沂王看着这兄弟二人一人唱白脸,一人唱黑脸,直将被吓破了胆的百官收拾得服服帖帖,不由暗下心惊。
这个小皇帝不简单,荣王成长得速度也太过于惊人了。
第十章 朝堂改制
经过刚才的“龙颜震怒”,苏若沈相信,现在再将自己的改革之法说出来,也已经不会再有反对的声音了。刚才之所以没有提保皇派,而是将其与史弥远党、杨太后党放在一起一棒子打死,就是怕有谁仗着自己“保皇有功”,而出声反对。
现在,都想着怎么去保住xing命吧!
秦孝公有商鞅,宋神宗有王安石,明万历皇帝有张居正,而他苏若沈现在谁都没有。
没有以后的替罪羊,所以他现在只能采取高压政策。
至于以后的反弹?那时候他已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了,谁若是活腻了,自然可以随便反弹。
说到这里,自然就不得不提宋代的官吏制度了。
宋承唐制,设门下盛中书盛尚书省;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即为三省六部。
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