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了这话,心如刀割,“娘娘,您这是在拿刀割我的心啊!事到如今您还是不肯说实话,您让我怎么办?就这样坐视不管吗?您是要我伤心死吗?啊!”贾母说着,老泪纵横!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中秋节,大家月饼节快乐啊!本来说好今天会老家过节的,结果一大早发信息来说他爸让我们明天回去,一,我都准备好了,二,他明天白班!一大早的好心qíng全被他毁了。本来我就不是很qíng愿回老家,天下着雨,他又不敢开车回去,还要搭车回去。~~~~(>_<)~~~
好吧,刚才又说,他爸打电话来,让后天再回去!真是无语了!一会一个主意,烦死了!我早就说了,后天爷爷请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他爸怎么回事啊!过节回个家,一会今天一会明天,当人都闲的慌吗?真是够了!
第55章
无论贾母怎么bī问,贾元chūn只闭着眼睛一句话不肯说。抱琴见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老太太,您就别bī娘娘了,娘娘她也不想这样的。您就听了娘娘的话吧!如果您和贾家真的要帮娘娘,就求菩萨保佑,八公主此番平安无事吧!”说着跪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贾母见状,深吸了一口气,知道今天是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了,同时心里一股苍白无力之感也油然而起。曾几何时,自己是贾家至高无上的存在,贾家的一切都逃离不了自己的控制,可现在,或许自己真的是老了吧!不说贾家了,连这个一手养大的孙女也远离了。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想到这,贾母叹了口气,“罢了,娘娘此意已决,臣妇也不多说什么了。这里是一千两银票,抱琴你收好,缺什么,就去置办,娘娘的身子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娘娘保重身子。臣妇就先告退了,还得去宁寿宫接巧儿呢!”
贾元chūn心中一动,贾菀也来了?还留在了太后宫里?呵呵,她到真是好福气呢!
贾母离开后,贾元chūn依旧闭目躺在chuáng上,抱琴端着一碗药,劝道:“娘娘,起来喝药吧!身子要紧啊!”
贾元chūn幽幽的说道:“抱琴,你说,老祖宗是不是在怪我?”
抱琴yù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老祖宗jīng明着呢,又那么疼爱娘娘,她会明白娘娘的苦心的。”
贾元chūn叹了口气,“怪只怪我行差踏错,当初如果没有遇见他,那该多好。只是,若不是因为他,我也不会成为贤德妃,如今又是因为他,呵呵!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啊!”
抱琴紧张的看了看四周,“别说了,娘娘,隔墙有耳啊!起来喝药吧!”
贾元chūn叹了口气,勉qiáng直起身子,将那碗黑漆漆的药喝了下去,然后又躺在chuáng上。就这么一番动作,贾元chūn已经满头大汗,抱琴见了,心疼的替贾元chūn擦了去。看着贾元chūn惨白的脸色,抱琴心里难过极了。这个孩子没了,娘娘的希望也没了,日后就算圣上不怪罪娘娘,可长夜漫漫,娘娘该靠什么支撑下去啊!
贾母从宁寿宫接回了贾菀,又和太后说了几句,见太后面露疲色,便告辞了。走出漫长的宫道上,贾菀扶着贾母,贾母低头看了看她,眼神询问着她,贾菀摇摇头,贾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去。
宫道尽头,贾母一行人撞上了安平郡王和十一皇子一行,贾母等避让在一边,跪在地上行礼。安平郡王停下了脚步,“前面是荣国府贾老太君吧!快请起。”赵铭澜示意身边跟着的小太监上前去扶起贾母,然后笑着说道,“老太君是来看完贾妃娘娘的吧?”
贾母诚惶诚恐,贾家和安平郡王府一向没什么jiāo集,尽管有些猜测,也当不得真,因此看到安平郡王这么平易近人的和她说话,贾母不免多想了些,“是,敢看望贾妃娘娘,正准备出宫。”
赵铭澜虽然是在和贾母说话,可眼神却不由自主的落在站在贾母身侧,老实低着头的贾菀身上,一段时间没见,似乎又长了些。赵铭澜嘴角微微上扬,“贾妃娘娘的事,本王听了也十分可惜,老太君不要担心,保重身子才是要紧。”
贾母听后,虽然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何安平郡王会跟自己示好,但听了赵铭澜的这番话,贾母心中稍安,“多谢王爷挂怀!”
“时间也不早了,本王也不耽搁老太君了,老太君慢走吧!”赵铭澜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