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儿闻言,默默不语。尤三姐儿再接再厉,继续说道:“我是不知道姐姐怎么想的。不过要是换我的话,宁可选个家世门第并不显赫的,只要他这个人有能力,只要我们两个qíng投意合,便是白手起家又能如何?就说舅舅罢,早些年也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刀笔吏,如今不也是朝廷的四品大员了?手掌大权,深受圣人与太子的器重,那是何等的风光得意?却因与舅母少年的夫妻,感xing深厚,到如今也只肯守着舅母一个人。如今外头的那些诰命夫人——便是公门侯府的大家女眷们,谁不羡慕咱们家的舅母好福气?可见女儿嫁人,对方什么家世门第的且不重要。端看人品学识。只要自身有出息,便是身在寒门也能光耀门楣权倾朝野,如果自身没出息,即便是仕宦大家也能生出败家败业的不肖子孙……哪里就能为了眼前的富贵,便轻易定下一辈子的事儿?”
尤二姐儿听着尤三姐儿长篇大论的一套话,原本还有些纠结的心事登时开解了。只瞧着尤三姐儿如此侃侃而谈,忍不住失笑出声,学着陈氏的模样儿伸手戳了戳三姐儿的额头,口内笑道:“怪不得妈总说你是人小鬼大,果然就你的话最多。”
一句话未落,只见陈氏打发了chūn兰出来寻人的道:“原来二姑娘三姑娘躲在这里说话儿,可叫奴婢们好找。太太说午饭的时候到了,且叫姑娘们直接去上房,陪着老太太用午膳呢!”
二姐儿与三姐儿听了这一番话,忙的起身答应。尤三姐儿因向chūn兰问道:“妈和大姐姐可都过去了?”
chūn兰便回道:“太太和大姑娘等了二姑娘、三姑娘一会子也不见来。只得先行过去了。且叫奴婢们找到两位姑娘,直接引着姑娘们去上房。”
尤二姐儿与尤三姐儿便点了点头。略整了整衣衫,相携而去。
一时到了上房,只见尤子玉已经带着贾珍坐在厅上,正陪着尤老太太说话。
尤老太太的一张老脸早已笑的jú花一般,一会子让茶一会子让果品的。殷勤备至。
贾珍虽然处处举止得宜,但难掩世家子弟的骄矜之色。眼见二姐儿与三姐儿相携而入。贾珍一双眸子不觉闪过一丝惊艳,先在二姐儿身上狠狠的看了一眼,方才笑向尤三姐儿道:“这便是三妹妹了罢。前儿催妆迎亲,妹妹可好生为难了我一回啊!”
☆、第九十一章
尤三姐儿因着前世读过的书,以及这辈子从何旺升口里打探到的各色消息,对贾珍的观感并不算好。此刻瞧见他一双眼睛色眯眯的盯在尤二姐儿的身上,心下越发腻歪。只是当着全家长辈并大姑娘的面儿,倒也不好表现出不喜来。只得神色淡然的勾了勾嘴角,随意应付道:“不过是为了大姐姐罢了。还请珍大爷见谅。”
“哎,三妹妹这话说的就太客气了。”贾珍觑眯着眼睛笑道:“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和二妹妹只称呼我姐夫也还罢了。何必如此生疏见外。”
一句话未落,尤老太太并尤子玉忙在一旁笑着附议,因又说道:“姑爷果然是个平易近人的脾xing。既这么说,你们姐妹两个也不要见外了才是。”
尤二姐儿与尤三姐儿见状,只得口称姐夫,再次向贾珍见礼。贾珍趁着尤二姐儿给他见礼的时候,又觑眯着眼睛扫了扫尤二姐儿才显出玲珑有致的身段儿,回头笑问尤子玉道:“不知二妹妹今年多大了,可许了人家没有?”
尤子玉闻听贾珍提起这件事儿,面上笑容不觉淡了又淡,口内说道:“倒是许了人家儿了。乃是襁褓之时指腹为婚。”
贾珍闻言,少不得又问许的是谁家,对方人品学识如何。因又笑道:“不是在下出言冒撞。只是这长安城内的仕宦卿贵人家,我们贾家不敢说都有来往,却也相熟了大半。岳父大人不妨说一说,也叫在下替二妹妹掌掌眼。”
尤子玉闻言,只得笑言道:“倒不是甚么大户人家儿。不过是从前替圣人经管皇庄的一名庄头罢了。因前些日子惹怒了宫中之人,遭了一场官司。现如今连差事也没了。倒是随着子璋南下折腾了一回,挣了些功劳。据说过年后还想通过子璋的门路活动活动,捐个七品官儿外放出去的。”
贾珍听了这一番话,不觉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旋即目露惋惜的打量了二姐儿一眼,摇头叹道:“倒是可惜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