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还在迷惘纠结的尤二姐儿不同,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尤三姐儿是知道书中的张华是个什么德行的。虽然惋惜于年少时的两小无猜,也不知道张华最终能不能改好,但是尤三姐儿终归不敢——或者说是没有资格拿着尤二姐儿的终身大事做人qíng儿。
既然尤二姐儿自己都不想嫁给张华了,她也没有立场指摘二姐儿的。
尤二姐儿不知怎么地,原本还提到嗓子眼儿的一颗心,听了尤三姐儿这一番话,倒是安然落了地。忙的一把手握住三姐儿的手,十分激动的道:“我就知道三妹妹一定是心疼我的,一定是明白我的。”
尤三姐儿鲜少见到尤二姐儿这么激动的模样儿,不觉莞尔笑道:“不过世事无常。即便二姐姐不嫁给张华哥哥,也未必就能事事如意。你也是知道那些个世家公子的,大都是三心两意之辈。今儿朝东,明儿朝西,便是娶个天仙在家里,也不过三年两载的便抛到脖子后了……”
“那也比嫁个不成器的受人奚落的qiáng。”尤二姐儿不等三姐儿说完,便擦着眼泪冷笑道:“我受够了那些人当面说是为我好,背地里却嘲笑讥讽各打算盘的模样儿。我不想认命。老太太说得好,人活一世也不过是六七十载。我知道我从小儿没有妹妹聪明伶俐,我原也没有妹妹那份争qiáng好胜,想在外头立一番事业的。我只不过是想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锦衣玉食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罢了。可是她们偏不让我好过,偏要嘲笑我讥讽我可怜我,我不想一辈子都活在别人闲言碎语茶余饭后的笑话里头……”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
尤二姐儿素xing和顺,向少与人争执。但如果真的定下了主意,却也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左qiáng。这一点倒是同陈家人极为相似。
因而当尤二姐儿经历了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熬煎,好容易熬到了翌日一早晨醒问安的时辰,且至正院儿寻了陈氏,明言自己不想嫁到张家的时候,陈氏竟然丝毫不感意外。
彼时时辰尚早,尤子玉也只是洗漱穿戴好了还没上朝。且同陈氏在外间儿正厅上吃早饭,闻听二姐儿如此言说,少不得开口笑道:“从前我只知道三姐儿是个雷厉风行,巾帼不让须眉的脾xing,却没想到咱们家二姐儿也有如此的杀伐决断。果然是家风使然。”
陈氏闻言,似笑非笑的斜睨了尤子玉一眼,尤子玉但笑不语。伸手接过陈氏递来的红稻粳米粥,用瓷勺搅了搅,刚要吃一口,想了想又撂下瓷勺,乃向陈氏笑道:“我倒是觉着退婚这事儿可行。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老祖宗讲的门当户对,必定是有其道理的。别的暂且不说——只说张家如今的处境,他有什么底气求娶咱们家二姐儿?大丫头嫁到宁国府的时候,咱们尤家光是陪嫁就出了小五千两的银子。他张家拿得出这份聘礼么?大丫头一过门儿便是正三品的诰命,等二姐儿嫁到张家了,恐怕连个举人娘子的称号都捞不着罢?再别说昨儿荣府迎娶长孙媳妇儿的声势。你瞧着满朝文武,功勋卿贵,哪有不来的?若说这些都是小qíng儿,得过且过。可是等到二姐儿生了哥儿姐儿的时候呢?人家的孩子一落地,便含着金钥匙。有祖辈父辈的蒙荫,这辈子吃穿不愁,且用不着十年寒窗,只要长到十六七岁上,家中长辈略活动些个,一个正六品的虚职便到手了。倘若他自己再争气些,将来为官做宰,更是指时可待。可若是托生在张家,那孩子又能有什么出息?便是真有出息,又得熬煎多少年才能出头儿?倘或生个闺女,那更是糟心。这世间的男人都知道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他张家的女儿同侯门公府出来的仕宦贵女相比……恐怕还不如人家身边儿得宠的大丫鬟罢?”
尤子玉这一套长篇大论说的极为刻薄。却也都是实实在在的真话。听得陈氏心烦意乱的瞪了他一眼,伸手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尤子玉的碗里,没好气儿的道:“快吃你的罢。少说这些有的没的来烦我!”
尤子玉闻言,不觉莞尔。却是撂下了碗筷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陈家同张家乃是世jiāo。当初你们母女落魄的时候,也颇得了张家的帮扶。只是有些话好说不好听——便是再有恩qíng在里头,总不好拿着自己的亲闺女做人qíng儿。更何况当年张家遭人算计吃了官司,若不是有子璋出手相助,他们张家哪里还能有今日?便冲着这一条,什么恩qíng也都还完了。下剩的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常言道qiáng扭的瓜不甜。如今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两家哥儿姐儿不拘容貌xingqíng更是不相匹配。与其勉qiáng成婚,莫如各退一步,只当多了一门亲戚时常走动着也还罢了。真要等到结亲不成反成仇的那一日,吃苦受罪的还不是咱们家二姐儿么。你素来聪慧机敏,怎么这点子小事儿反而看不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