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拖油瓶_作者:八爷党(285)

2016-12-06 八爷党 红楼

  贾母经此一提,少不得也想起男女大防之事,因笑道:“这倒是。我只顾着咱们热闹,却忘了这些事儿。”

  又拉着尤氏的手儿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可见是真心惦记着这些小姑子小叔子们。我听说你在宁府也给四丫头预备了房舍?”

  尤氏便笑道:“好歹也是我们家老太爷的幺女。我这个当嫂子的,平日里也帮她不上,唯有在这些琐事上费心罢了。”

  贾母听了这一番话,满口的赞叹不绝。因又指着王熙凤笑道:“我如今老了,jīng力不济,家里的事儿也不管了。凡事都由你太太和凤丫头张罗着。周到不周到的也还罢了。只是孙女儿们如今都大了,一处挤着倒也不便。我原想着将二丫头三丫头四丫头挪到你二婶子房后的三间小抱厦居住,让珠儿媳妇陪伴照管。你既在那边府里张罗好了房舍,便将四丫头领回去罢。平日里叫她时常过来,且别委屈了她。”

  尤氏闻言,只得笑应了。又带着惜chūn谢过老太太。

  说话时便有薛姨妈带着宝钗过来问安。尤氏且起身见过薛姨妈后,贾母便指着宝钗向尤氏笑道:“这是你二婶子的外甥女儿宝钗。今年十三岁,现住在咱们府上。倒是个伶俐的孩子。待人说话倒是比咱们家的几个丫头qiáng。”

  薛宝钗闻言,便向尤氏欠身见礼。尤氏伸手握住薛宝钗的手,打量一回,赞了一回。薛姨妈因问起众人聊什么这么开心,王夫人少不得将尤氏下帖子请人之事分说明白,尤氏趁势又邀了薛姨妈母女同游。薛姨妈推辞不过,也就应了。

  众人且在贾母上房说了一回闲话儿,直待吃过午饭,方才各自散了。尤氏跟着惜chūn回房,看着她收拾了几套家常穿戴的衣裳,这才带着惜chūn家去。

  因尤氏早有准备,除替惜chūn拾掇了闺房书房之外,仍命家中针线上的人按照惜chūn的身量尺寸裁剪了几套新衣,又命人按照京中时兴的花样儿打了几套jīng致小巧的头面。尤氏自忖在穿衣打扮上不如儿媳jīng致,遂将一应事务尽皆托付给秦可卿。此时呈上的衣衫头面自然贴合惜chūn的心意。

  带着惜chūn在房内看了一回,眼见时辰不早,尤氏便拉着惜chūn的手儿笑道:“天色晚了,你先歇息一回,摆饭的时候我再派人叫你。你哥哥外头赴宴去了,晚上家来你就见着了。”

  惜chūn低了头一一应是。尤氏又嘱咐了几句“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便是告诉你侄儿媳妇也行。丫头婆子们不好了,你也告诉我。”

  殷殷嘱咐了半日,这才去了。

  是夜贾珍家来,得知尤氏已将惜chūn接回家住,很不以为然。又听尤氏说明儿要款待荣府的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们过来赏梅花,不免笑道:“这才是正经。”

  然而到了次日一早,荣府的主子们却没闲心来宁府逛逛。只因宫中传出了消息,因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圣人思及宫中女婢入宫多年,不曾得见父母音容,倘使父母年迈在家,因思念儿女成疾致病,“皆是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遂下旨择拟后宫遣放三千宫女出宫还家,孝敬父母,男婚女嫁,繁衍子嗣。

  此旨一下,朝野万民尽皆称颂圣人之仁德慈爱。然而有人笑便有人哭。至少荣府的主子们接了圣旨却是想笑都笑不出来的。

  盖因荣府二房长女元chūn,亦在其列。

  ☆、第一百二十二章

  荣府嫡长女贾元chūn,乃是二房政老爷的长女,因她是正月初一日所生的,故名元chūn。其后迎chūn、探chūn、惜chūn三位姑娘方从了这个“chūn”字。让宁府嫡长女并荣府长房庶女依从荣府二房女儿的字取名,固然是因为元chūn年长,却也更是贾母溺爱长孙女,对其寄予厚望的缘故。

  虽然尤三姐儿并不觉得生辰八字儿能决定命运,不过显然贾母并不这么想,她将元chūn养在身边,自幼便教她知书达理,其后又将她送入宫中做女史。为的也不过是想让元chūn在宫中扎挣几年,也好入了贵人的青眼,给荣府博一场大富贵出来。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放三千宫俾出宫,那么些翘首以盼的女儿不选,偏偏就将元chūn给划到了遣散出宫的名单上。可怜贾元chūn这个荣府出身的嫡出女儿,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苦苦熬煎了那么些年月,也不过是把光yīn虚度,岁月空添。不但凭白蹉跎了好韶光。还让荣国府沦为满长安城内仕宦勋贵们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