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拖油瓶_作者:八爷党(329)

2016-12-06 八爷党 红楼

  话锋一转又口口声声地提及“解铃还许系铃人”,明里暗里的表示就算朝廷有和亲之意,也不用把视线放在公主和拥有皇室血脉的郡主的身上。至少南安郡王府自家就有适龄的姑娘……

  太上皇和当今看着忠康亲王一副“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无赖模样,登时就有些忍俊不住。

  当今也觉得无奈。他虽不喜忠康亲王,但是自问对几个侄子侄女儿还是一视同仁的。更不会做出牺牲自家侄女儿和亲来换取南安郡王xing命之事。

  他这些个皇叔皇弟皇姐皇妹们,还真是杞人忧天。

  不过眼见长安城内众皇亲贵族们皆是人心惶惶,圣人少不得当着众人的面儿,表明自己着实没有以皇室公主郡主和亲之意。

  圣人金口玉言,众人自然放了心。消息传到宫外以后,很快便听闻南安太妃有认义女之意。

  这会子不年不节的认什么义女,南安太妃此举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南安郡王好歹是朝廷四大异姓王之一,就连圣人都不敢直言不顾南安郡王的xing命安危挥师西海,众人自然更不好多言。

  不过南安郡王府明明有适龄的女儿却不肯出面和亲,又舍不得南安郡王的xing命意yù叫别家的女孩儿顶替,这一番作为着实不是仁义之举,难免惹人非议。

  然而这会子南安郡王府早已是焦头烂额,倒是顾不得这些流言纷纷了。

  消息传到尤家的时候,尤三姐儿也是大为震惊。她记得在原著中虽有南安郡王兵败被俘,探chūn被南安太妃认为义女和亲出嫁的qíng节,却已经是在故事的最后了。可现在却突然提前了好些年……

  尤三姐儿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圣人登基后产生的蝴蝶效应。

  不过这会子荣国府的贾探chūn还没及笄,想必南安太妃不会凶残到认一个没及笄的小姑娘为义女,让她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和亲。贾政夫妇就算再是冷qíng冷xing,只怕也做不出这样令人诟病之事。

  但就算不是贾探chūn,也会有张探chūn,赵探chūn。这时间最不缺的就是卖女求荣的父母,以及红颜薄命的女儿。

  “……这也真是造了孽了。你说男人在外头打了败仗,跟女儿家有什么gān系?偏偏要拿妙龄女儿出去和亲换人。这不就是擎等着送死呢吗?”陈氏一壁收拾着宝哥儿的小衣裳,一壁跟尤三姐儿叨叨。

  她也是生儿育女的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苦楚。民间嫁女,便是嫁到外省都觉得不舍,何况如今要嫁到番邦小国。民风民俗皆有不同,况且那蛮夷之辈又不通教化。“倘若一时挨了夫家的欺负,娘家想仗腰子都使不上力。”

  陈氏说了一句话,复又庆幸起来。还好自家的女孩儿要么嫁人要么订了亲,只剩个四姑娘年纪尚小,即便是这两年相看起来了,也得过两年才能成事儿,倒是用不着cao这个心了。

  否则以尤老太太和尤子玉的心xing手段,还真备不住能做出卖女求荣的事qíng来。

  陈氏这么一想,不免又想到南安太妃yù认义女的缺德事儿。“说是要拿公主和亲换王爷,南安郡王府的昭仪郡主今年不是刚好十六岁嘛。为人子女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今长辈身陷囹圄,晚辈要克尽孝道也是理所应当。但是南安郡王府明明有适龄的女孩儿,却因为舍不得自家的女儿反倒要去祸害别人家的女儿。眼睁睁瞧着无辜女孩儿替他们去遭罪,却留着自家的闺女在繁华之地安享尊荣?还真是恬不知耻。”

  “……依我说,倘若那南安郡王略有一点儿气xing,就该战死在西海沿子。而不是叫那番邦小国拿着他的xing命来要挟朝廷。也算是替自家的后人积些yīn鸷。”

  尤三姐儿闻听陈氏这一番话,也跟着一声长叹。

  当今圣人雄才大略,自继位后便是厉兵秣马,肃清吏治,可见其野心勃勃,绝不是安稳守成之君主。

  以圣人的心高气傲,就算这会子爱惜羽毛同意了和亲,只怕换回了南安郡王之后,也会起兵复仇。到时候那和亲的少女可就惨了。

  由此可见,南安太妃gān的事儿着实缺德。也难怪陈氏忍不住痛骂出声。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着此事关乎南安郡王xing命安危,南安太妃并不敢耽搁太久,挑挑拣拣,最终通过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引荐,选中了通判傅家的女孩儿认作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