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商_作者:八爷党(597)

2016-12-06 八爷党 红楼

  果然,徒煌沉吟片刻,一脸讪讪的退到徒藉旁边,冷哼道:“本王爷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你一般计较。”

  薛蟠也故作不屑的嗤笑一声,傲娇的转过头去,不再理他。反而是三步两步的赶到两个小皇子的身边,就着刚才这一道儿的商家摊铺分析起来。

  “想要看一个国家的子民过的好不好。只要看他们的碗里都有什么,也就是说只要看集市上的商品品种是否多样化,价格是否合理,百姓们是否能承担的起。古往今来,不论是朝政改,革也好,承袭旧制也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朝廷能够平稳安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的威严能够震慑周边不起异心——这个说到底还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因此,商业的发展便至关重要。”

  薛蟠说着,看着周围一群不赞同脸色的皇族大爷们耸肩笑道:“这个并不是说我是商人,所以就给你灌输这样的理念。而是不管朝廷施政也好,百姓过日子也罢,大家都需要钱来支撑。而经商,便是来钱最快的一种办法。”

  “好的商人,出手一次赢得的利益不会小于qiáng盗抢劫。甚至往大了说……当年秦国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明朝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不都是商人吗?你能说他们创下的功业不辉煌,不足以名垂史册?”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薛蟠低头,继续向两位皇子chuī嘘经商的重要xing。在他的理念灌输之中,经商的难度不亚于治国治世,甚至要比这些还要复杂许多。因为一个合格的优秀商家,要有敏锐的dòng察力,jīng准的手段乃至qiáng大的实力支撑他的所有行动。何况从某一方面来讲,政商不分家。自古以来官商勾结之事屡见不鲜,没有政治支撑的商业,也断然不会长久。

  因此,真正敏锐有先见的商家会拼命迎合朝廷的举措,在帮助国家越来越富qiáng的同时也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这是一种共赢的场面。所以朝廷用不着如此抵触商业。更用不着摆出一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穷酸架子。而是要放□段,让商业这一块肥ròu为我所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薛蟠说到这里,用最夸张最崇拜的语言大肆赞扬了一番当今圣上的远见卓识,天纵奇才。然后才将话题转到周围商家们的后台靠山上。

  “适才你进去的那个锦绣布庄,乃是忠裕亲王的管家的二女婿开的。所以他们家的布即便质量一般,但购买的人依旧趋之若鹜。这些你也不必奇怪,因为大多数人也是为了混个脸熟去的。其中政治意义大过经济意义。不过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吃老本的经营方式。具体原因我就不分析了,因为目前看来并没有什么用。”

  “前面的那家墩梁米铺是去岁新开的商铺。听说他们家的背后老板乃是新进的九门提督大人最受宠爱的四姨娘。如今在铺子里打点的是她的rǔ兄。因此他们家虽然开的很晚,但是一年的功夫也站住了脚。而且这家的掌柜还算有经营头脑。想来只要九门提督大人的官衔不掉,他们的生意会越来越红花。”

  “那家的……”

  薛蟠口gān舌燥的说了一路,基本上两个时辰也过去了。

  徒藉三个跟着走的脚底板都疼。徒煌一边没形象的捶打着自己的后腰,一边开口建议道:“时候不早了,是不是找个饭庄酒肆进去坐坐。走了一下午都累死了。”

  薛蟠闻言,看着神qíng也有些委顿的徒暄和徒旸,颔首笑道:“理该如此。那我们便回福源馆吧!只有那里的吃食比较jīng细,我还吃得惯。”

  于是众人纷纷上了马车赶往福源馆。偌大的马车因为多了徒煌三个大人显得有些拥挤。不过还好,不过盏茶功夫就到了。薛蟠立刻带着众人下车,鱼贯走进了福源馆。

  正在柜台后面的田仰生看见众人进来,倒是有些惊异。毕竟薛蟠很少在一天之内会来两次。不过看着薛蟠身后的几个王爷们。田仰生又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自家小侯爷对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执着非同一般。想来也是在出去闲逛的时候碰上了三位王爷,又不好往家里领,这才带着众人又回来了。

  薛蟠可不知道田仰生心中的盘算,只是吩咐人将自己在四楼的雅间儿重新收拾一遍,又吩咐田仰生去厨房催菜,着紧他们先来,不要耽搁。然后自己亲自领着众人上了四楼的雅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