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剑[综+剑三]_作者:百里冰烟(53)

  自从知道隔壁小叽萝已经会说话,自家儿子还没有开过口。除了大师兄jiāo代的任务,每日固定的练剑时间。西门chuī雪所有时间jīng力都放在了教儿子说话上。

  可是,现在好了!儿子第一个会叫的不是娘亲不是爹爹也就罢了!可是,未经父母允许,擅自乱认师父是怎么会事?

  就算是擅自乱认又如何,西门chuī雪心中不乐意又如何?

  耐不住小琴太乐意,小琴太他舅舅乐意啊!

  二舅哥武力杠杠哒,妻子又打算中立。面对一心投奔敌营的儿砸,西门chuī雪根本无力阻止。

  “思父,思父~”感觉被忽视的小娃娃伸出白嫩的小手在杨逸飞脸上拍了两下,急切地叫道杨逸飞也不在意,很是得意地抱着小煜儿宣告从今往后小煜儿就是他流霆弟子了。

  早就看中宝贝儿子极好的根骨,想着儿子继承自己衣钵,传承剑道的西门chuī雪,面对这样的舅兄也只能败退了。

  最重要的是小琴太终于会叫人了不是吗?

  自从小琴太开口之后,倒是正如杨霆锋说的一样,机灵聪明的不要不要哒。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已经可以用他的小奶音甜甜的叫娘亲、爹爹、外公、师祖、舅舅、姨姨、师兄、师姐。都是一个字两个字往外蹦,却字正圆腔说的极好。

  儿子这么聪明,西门chuī雪也很快放下了小家伙叛变,擅自给自己找师父的“忤逆”之举了。

  论武功内力舅兄都在自己之上,儿子拜这个师父可不吃亏。再者,就算儿子另外拜了师父,也不是就不能学他的剑法。

  放下这份纠结,西门chuī雪倒是将更多经历放在儿子的教育上了。西门煜现在练剑是小了一点,但是熏陶一下文化知识还是可以的。

  自从了悟剑道更高境界,西门chuī雪深深明白了入世对一个剑客的重要xing。有意不要儿子走自己走过的弯路,一开始就打定了将儿子往文武全才的方向培养。

  为人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算是西门chuī雪也不例外。每日给儿子读读微山书院大儒们制定的启蒙书籍,西门chuī雪已经畅想儿子他日能够他师祖一样成为武道文道的巅峰人物了。

  第二十五章甥舅二人

  且说,杨国忠和安禄山合作,为了争权夺势,诬陷已死的李林甫谋反,用的理由是李林甫却与阿布思约为父子,而阿布思却是反贼阿布思是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契丹人),其部落人口不少,且骁勇善战。阿布思因此曾被东突厥汗国乌苏米施可汗任命为西部的叶护,地位仅次于可汗。后东突厥灭亡,阿布思投降了大唐。

  当今的皇帝陛下封他为奉信王,赐国姓,汉名李献忠。李献忠虽然不是汉人,但是李林甫为相国时认为胡人不会影响他的地位,一直举荐胡将。在这样的形势下,李献忠颇得重用。

  李献忠曾跟随哥舒翰西征立下汗马功劳,凭借军功高升。

  李献忠的部落所处和安禄山势力范围重合。安禄山一心谋反称帝,将自己势力范围当做所为物。

  起初,安禄山想要收服李献忠,但是李献忠既然已经降了大唐陛下,犯不着再去跟一个同样胡人出生的将军称臣。故而,李献忠没有答应安禄山的拉拢,还与安禄山多有摩擦。

  李献忠部落骁勇,又与安禄山部临近。就如当初安禄山勾结奚人除去玄甲军一样,他自然也容不下身旁有这样一个忠于大唐的部落。

  安禄山先是巧言说服皇帝下令将李献忠部落迁移到安禄山任节度使的幽州。李献忠不傻,自然没有自投罗网的道理,不肯前往。天宝十一年,安禄山再出一计,以东征契丹为由,向朝廷征调李献忠为副将,其实是准备对李献忠下手。

  抗旨之罪可一不可二,第一次皇帝或许会看在其战功上轻轻揭过。且第一次是让他迁移部落,李献忠还能找到理由。但是现在是让他东征,李献忠却找不到理由推拒。

  若往,安禄山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李献忠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薛直。若是抗旨,便与谋反无异。

  李献忠本是契丹人,身上带着契丹人的彪悍之气,自然不愿意坐守待毙。为保xing命,李献忠被迫叛唐北归。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汉国兴起,李献忠与回纥有旧仇,被回纥和安禄山前后夹击。其部落先被回纥击败,又被安禄山追杀。最后,这位曾经也为大唐立下过战功的将军,最终却死在安禄山的láng牙铁蹄下,妻子被充为歌jì,部落也被安禄山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