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综漫]_作者:阿豆(104)

2016-10-21 阿豆 综漫

  先生年纪大了,特别想回老家看看,生怕以后再也回不去了。我向翰林院告了假,就陪着先生回了他的老家渔阳。

  先生到了渔阳之后就极高兴,到好多旧日的地方走了走,之后就病倒了,再也没有好起来。我想他是不是之前就有了预感,所以才急着回乡,叶落归根?

  先生葬在了李家的族墓里,我们来时还是师徒俩,离开时却只有我自己。

  但我已经不是十五岁时丧父的那个孩子了,固然伤心悲痛,可是先生在家乡含笑而逝,自觉一生圆满。而且他今年已经高寿七十八了,算是喜丧了。

  我打听李家族亲里有没有年幼失牯的孩子,想过继给先生,让先生也能有个香火承继。我固然不会忘了先生,可是我的儿孙呢?

  后来找了个五岁的男孩,他母亲难产死了。继母才生了个男孩,父亲和新夫人好的蜜里调油,都很嫌弃他,成天打骂他。族长便把他过继到了先生这一支,做了他的孙子。从此便和他的亲生父亲没有关系了。我带他回了京城,放在娘身边,当成弟弟养着。

  我在翰林院一混就是八年,妹夫孙桐都调回了京城,成了天子近臣,同年好友们也各有出路,我仍然安心于翰林院里。

  我喜欢这份工作,时间很自由,不上朝不点卯,做的是我喜欢的事。空闲的时间多了,我的杂艺也开始长进起来。尤其是茶艺和鉴章印刻上,越来越有心得了。翰林院里的白胡子学士们都喜欢到我这里喝一杯茶,哪怕是平常的茶叶,用心泡的就是比较好喝。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接班人,如今愿意守着翰林院的年轻人实在不多,即便有也是没门路的,不qíng不愿的,不比我这样高高兴兴留在这里的。

  王家和贾家先后倒了。舅舅突然病逝在外任上,贾家也败得很快。娘顾得了这家,顾不了那家,再说我一个翰林院的五品直学士又能有什么法子。她也就丢开了手。

  迎chūn哭了几场,也丢开了,只求我对那些没获大罪的能帮就帮一点。

  雪中送炭,说的也就是这个时候。

  王家倒没有获罪,但舅舅家不成样的表哥王仁,成天惹是生非,吃喝嫖赌,被我叫人捆了,送回金陵城王家的老家中,jiāo给了王家的族老们管教。之后就再不管了。

  贾府的事了了,获罪的获罪,流放的流放,剩下的老弱妇孺们皇上也没有太难为他们。贾宝玉和贾兰考了科举还榜上有名,虽然贾宝玉失踪了,但贾家还是有希望的。我让迎chūn送了几次东西给他们,但也就是这样了,贾家要想还过过去那种公侯家族的奢侈生活是不能够了,可是平平常常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再说迎chūn的哥哥贾琏还在,他倒是个能gān人,不过也算是彻底从商了。

  孙桐在朝中遇到了什么难事,就来翰林院找我,因为我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朝事资料。他几次想把我举荐给皇上,都被我拒绝了。我对目前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

  可他到底还是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我,他说他办成这么多事里面都有我的功劳,他不好意思独吞功劳。

  我行过礼起身后,看了皇帝一眼,殿试的时候没看清,后来也没机会面圣,连记事板上都模糊不清的。如今才算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

  皇上考校了我一番后,我就成了正三品的翰林院学士了。平时还要在翰林院待着,不过随时要等候皇上征召咨询。

  人家觉得我运气特别好,有这么个能gān又肯提携我的妹夫。其实我自己觉得很茫然,正三品的翰林院学士本来是我做官的终极目标,现在忽然实现了,总不能现在就辞官吧?

  唉,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我估计也就像帮孙桐一样,可以给皇上当个资料库,他想查询什么,我就从资料库里调出资料来,以便圣上方便决定和行事。

  皇上召见过我几次之后,大概发现我确实博闻qiáng识,问什么我都能说个一二三出来。然后我又升了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做的就是糙拟诏书,随时回答皇上的咨询之类的工作。

  ***得到皇帝的赏识——奖励所有属xing+10***

  我这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这工作我做的还算是如鱼得水,看了那么多东西,总算是有用的到的地方了。

  当然一个不受重视的翰林院直学士忽然成了天子近臣,我的府里也由门庭冷落变得门庭若市了。

  不过我牢记着爹爹和先生的嘱托教导,也知道自己的“权谋”素质太低,人心险恶,不是我能度量和应对的。gān脆闭门谢客,不论是好意还是恶意,我统统都不接待了。来往的还是过去那些即便我打算老死在翰林院的时候还对我不离不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