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不算晚,我一边带着两个小丫头游玩,一边买了各类医书,三个人一起学。途中若是听说了很有名的大夫,还会去拜访一番,讨教讨教。
其实我压根也没打算以江湖人的身份出去玩。我是一身书生儒衫打扮,阿朱阿碧的年龄虽小,但是她们的容貌容易惹事,便易容成容貌平平的样子,扮成我的小丫头。邓百川他们只好扮作马夫护卫了。
江南,江北,京城,大理,东至大海,西至楼兰,南至闽粤,北至契丹,六七年的时间,我们游玩了许多地方。
据我观察,所谓的江湖人真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惹是生非,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打输了,回头还来报仇。而且还没完没了,为了面子连命都能不要。
我算是知道什么是江湖了。果然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的看个热闹挺不错的,要是让我自己身陷其中,打来打去,评理拉架,我还不得烦死……
好在我们扮作没功夫的普通人,也就没惹上什么事。哪怕是最爱惹事吵架的包不同,在我身边的时候都颇稳重。
我们吃美食,欣赏美景,两个丫头还喜欢采购各种在姑苏买不到的物品。在喜欢的地方会滞留很久。我就像个普通文人那样,拿着把扇子,喝喝茶,作作画。其实我的画技还真不怎么样,不过不就是为了找个乐子吗?
那些江湖人真是不懂得生活,天天斤斤计较那些小事,让我有时候碰见了他们都觉得大煞风景。
燕子坞在姑苏,我自幼见惯了江南水乡的风景。因此倒是对北方更感兴趣些。完全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说话的口音差别也特别大,那些建的厚重的古都古镇也比江南小镇看起来更大气。
阿朱因对易容感兴趣,自然也对各种口音感兴趣,她学了不少。我们都没有她的这种天分,能学的那么惟妙惟肖。阿碧因为我喜欢北方的小食,倒是学了不少这个,让我回到姑苏也能回味一番。
因着邓百川送来消息,说是江湖上最近不少人都死于自己的成名绝技,许多人都想起了自父亲假死后沉寂了二十来年的慕容氏的绝技“斗转星移”。他怀疑这是针对慕容家的yīn谋,因此请我速归家商量对策。
我有些纳闷,慕容家深居简出,参合庄建在水上,不易被人窥视。四大家将在父亲去世时还都是少年,并没有什么名气。我们即使出现在人前,也不会有什么人认得我们。怎么还会有人针对慕容家?莫非是父亲旧日惹得仇家?
***********************************
慕容复(27岁)
文才:99(满级)
内力:85
身手:95
琴:60
棋:99(满级)
书:99(满级)
画:70
茶:99(满级)
酒:50
培育茶花:99(满级)
医术:50
特殊技能:融会贯通,超级易容术
************************************
回到燕子坞没多久,包不同就来报说,有一个和尚带着三个人来见我,其中有两个是最近死去江湖人的亲戚,功夫很弱,不成问题。只那个和尚的功夫深不可测,他们应付不了,这和尚说是父亲的旧友,前来祭拜的父亲的。还有个不会功夫的少年是那和尚带来的。
父亲的旧识?父亲那样一心复国的人,我很难想象他还有什么朋友。
“把那两个江湖人打的心服口服,不要伤及xing命,然后扔出去。对他们说:我慕容氏自从老家主去世,已经二十年隐居在此,不曾出世了。让他们有功夫,还是去找真正的仇人吧。至于那和尚,带他去会客厅吧”,我对这个自称是父亲友人的和尚还真有几分好奇,打算去见见他。
到了客厅,看见一位身穿huáng色僧袍的僧人,年纪五十岁不到,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假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这是内功练得极高深的模样。
另一个青年一身白衣,容貌清秀,眼神好奇而清澈。倒无什么特异之处。
彼此见过礼,奉上茶点之后,我开口问道:“这位大师是家父的朋友?”
“正是,昔年小僧鸠摩智与慕容先生在天竺国邂逅相逢,讲武论剑。他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jīng,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一旦尽解。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圆极乐。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确信天龙寺之‘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小僧曾对慕容先生夸口言必为他取得六脉神剑一观。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慕容先生曾赠我三卷奇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我便想用这三卷奇书与大理天龙寺换取六脉神剑,烧在慕容先生墓前,以践昔日之言。哪想道天龙寺众僧宁肯烧掉剑谱,也不肯让我一借。不过这个姓段的小子乃大理皇室中人,他在寺中学会了六脉神剑,小僧想把他烧死在慕容先生的墓前,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