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综漫]_作者:阿豆(91)

2016-10-21 阿豆 综漫

  知道我翻译了多本书,永琏也不问是什么,就让人拿去刊印。朝臣们不管是讨好我也好的,讨好新皇也好的,竟有很多求了书回去的。

  我很高兴,就算那些人拿着书回家就是供着蒙尘,也多了很多让大清慢慢了解“science”的机会。

  于是不再局限于“science”,语言,文字,风土人qíng,物产矿产,世界各国的地图等等,所有我所能知道的其他国家的信息,我都慢慢的写成了书,然后刊印分发。

  我活到了八十九岁,虽然我到死也没看见大清有什么科技革命,可是对洋文和洋人的东西感兴趣的人多了起来,想出海去洋人的国家看看的人也多了起来。

  我其实没想到我能这么长寿的,一退位就是二十四年,结果连永琏都以身体原因去年退位来圆明园陪我了,现在的皇帝是他的儿子。

  这二十四年,我闲着没事,身体也不错,在这圆明园里又新得了十几个儿女。

  皇阿玛子嗣艰难,可是我这一支,绝对是子嗣丰茂的。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也都算是让自己满意了。

  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第46章

  番外的番外:弘昼眼中的乾隆

  四哥不像是咱们大清朝的皇帝。

  当然,他骑she一流,勇武威严。可是当皇帝的哪个不是“天子一怒,浮尸千里”。即便据说是最放纵官员的皇玛法,也不知道杀掉了多少官儿,其中没犯什么错,仅仅是被迁怒的,想必也不少。皇阿玛对官员更是严厉,连他手下的得力奴才如年羹尧那样的,也是一旦犯错绝不宽恕。

  可是四哥就没杀几个官,除非是罪大恶极的。要是不得力的和犯了错的,顶多闲置不用,或者流放三千里。

  我觉得他像宋朝的那种皇帝,不轻易杀官。哪怕是看不顺眼的,也是赶走了便罢,说不准也能像宋朝的皇帝那样造就几个像被流放了的苏轼那样的千古文人呢。

  四哥对人对事都像皇阿玛那样要求严格,做不到他的要求,就得给别人挪位置,让更能gān的人顶上来。

  所以他手下那些当官的,既不像传说中皇玛法晚年时那样松松垮垮,又不像皇阿玛在位时那样战战兢兢。这官儿当得虽算不得舒适,却十分的安心和放心。

  有些时候,那些汉臣的酸腐文人脾气上来了和他顶牛,回头吓得一身冷汗,就怕被治个大不敬的罪名。可是四哥却从不在意。只要你把事qíng办好了,你的官职就是安安稳稳的。

  四哥好像从小就是这样,我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对他说话的时候,一双安静的眼睛静静的瞧着你,回话的声音不轻不重,慢条斯理。他不像三哥那样爱找人麻烦,爱训斥人。可他也不好亲近,对着谁都像是隔着什么似的,就连对他的亲额娘也一样。

  我是被他的亲额娘养大的,可我对自己的额娘还是更亲近些,正所谓母子连心,是她生育了我啊。

  不过我也知道,他对谁都是如此,哪怕对着大额娘和阿玛,也只不过是倾听他们说话的神色更认真些。他并不会撒娇搏宠,或者表现的多么亲密依恋。所以也没人能说他是忘恩负义,去抱更粗的大腿了。他只是这么个脾气罢了。

  后来一起去了上书房念书,我才知道他有多聪明,多出众。可同时他又是安静的,低调的,从不在皇玛法来查功课的时候争着表现。有能力,又不争先,这样子倒也颇能服众。让众人心中留了一个印象,就是四哥很有才能,为人处世却谦逊低调。

  在上书房那么多年,他一直是那个xing子,没有拉帮结派,却又让人心中敬服。那时候我觉得他特别像演义小说里面写的那个宋朝的“八贤王”,身份尊贵,挺拔英俊,谦逊内敛,处事公正。虽然有好多人说八叔像那个八贤王,可我还是觉得四哥更像。“八贤王”可不会为了皇位拉帮结派,搞什么党争。“八贤王”一心一意只为了朝廷好,可不会争权夺利。

  那时皇阿玛还没当上皇帝,我就心想要是四哥继承了阿玛的王位,将来也许也是大清朝的贤王呢。不过我也就是胡乱想想,要是皇位的大馅饼落在四哥头上,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心如止水呢?

  后来四哥就当了皇帝了。

  四哥是个过目不忘的人,哪怕品级再低的官员,只有他见过就会记住。也难怪那些人为之感动的痛哭流涕了。

  我觉得四哥特别神,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样会看面相,一见就知道这个人有什么才能,有没有反骨,能不能用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