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民俗活动还算办得热闹,所以李颜也难得的体验了一把下元节的祭祀活动。在下元节的那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不仅如此,家家户户会用新谷磨糯米粉做成小团子,包上素菜馅心,蒸熟后放在大门外“斋天”。另外,民间百姓家中还会做糍粑或者蒸麻腐包子赠送亲友,更甚者,还会扎些彩船,让其在河中巡游。
不过,因为地区不同,祭祀下元节的活动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当李颜派人给尹新月送去糯米糍粑时,尹新月竟然抱着装有糍粑的藤篮哭诉,说什么她很想念“豆泥骨朵”。后来李颜派人去北平略一打听,才知道她口中的豆泥,原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一种北京小吃,也就是耳熟人详的“豆沙包子”。
“夫人,下元节都过去了,那二爷还会回来吗?”
“当初约好的一月为期,他连这个都失信于我,更何况是下元节了。”李颜回头望着车窗外逐渐远去的梨园大门,心里浮上来的,是一次次希望转化成失望的空落感,有心酸,却也有麻木。
“二爷的戏,以前是听腻了,如今倒是想听,却也只能是怀念了。”
“夫人不要难过。”二丫伸手轻轻拍着自家夫人的背,安慰道:“八爷不是给他们算过一卦么,说是吉人自有天相,缘分到了,自然就会相聚的。”
“老八这话,分明是算命师特有的万能应对灵句,无非是说来哄着我高兴罢了。诶,对了,老八呢,他最近在gān什么?”齐八爷是张府的常客,所谓“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聚”,说的就是齐八爷跑张府的勤快真实写照。
“您忘了,八爷是道教的啊,这两天他忙着给人做祭祀活动,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呢。”
“对,我怎么就给忘了。”李颜蹙眉一拍脑袋,苦笑道:“瞧我这记xing,人家说一孕傻三年,我这才第一年呢,后面的日子可怎么办啊?”
“您快别这么说。”二丫心疼的伸手揉了揉李颜敲过的地方,“夫人啊,在我心目中,可是全天下最聪明的夫人了。您看看,现在九门里,哪一个看到您不害怕的,就冲着您勒索他们裤腰带的份儿上,您就是全长沙最最聪明的夫人了。”
“……二丫啊,你这夸人的功夫,还是那般十年如一日啊。”我家可怜的单蠢丫头,以后该拿去祸害谁家才好啊?这二货搁谁家,妥妥都是结仇的节奏哇。
仿佛感应自家母亲的心qíng一般,李颜的肚子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疼痛,伴随着疼痛感而来的,还有身下异样的反应。这种感觉很奇妙,即使李颜是第一次面临生产问题,却好像无师自通般,知道自己该进入生产准备阶段了。
“还有多久可以到家?”
“回夫人的话,估摸着不出一刻钟就能到了。”司机注意着路况,微微低了下头,恭敬的回道。
“二丫。”
“夫人怎么了?”被自家夫人突然抓住手臂,二丫也吓了一跳。
“你现在认认真真地听我说,中间不许cha话,我现在很紧张,希望你能体谅一下。”虽然之前做足了准备,可李颜还是担忧这个时代落后的医疗设备。
“您,是要生了?”二丫反应很快,毕竟预产期就是这几日,全府上下现在天天都在盯着夫人的肚子,就盼着小少爷能够平安的来到这个世上。
“对,刚刚流了东西出来,量很少,我估摸着许是见红了。”
“那,那……”
“不着急,我现在肚子还不是很痛,应该没有这么快。”李颜安抚的拍了拍二丫,继续道:“一会到家,你下车,通知管家一声,然后去我卧房里把备好的行李箱拿上,顺便出来时带点吃的。”说到这里,李颜停顿了下,又摇头失笑道:“算了,不用带吃的了,我估计我们前脚刚到医院,管家后脚就能跟来送吃的,你再去厨房找的话,太耽搁时间了。”
“那行,夫人您留在车里不要动,二丫去去就回。”
知道自家夫人是生产发动了,司机连忙打起十二万分jīng神,火速载着自家夫人回府取了东西,又马不停蹄的往预约好的医院狂奔而去。
妇人头回生产,通常都要折腾一天一夜。李颜是下午二点多见了血,三点入院进了专属病房,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羊水破了,这时候才真正到了生产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