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回答,回答了和没回答差不多。
记者不甘心的问起了丹尼尔·克雷格对新任邦女郎葛瑞丝·格林的认知,丹尼尔·克雷格想了想说:“虽然我们还没有正式碰过面,但我知道她不少事qíng,她给我的感觉是个很特别的女孩子,我很期待和她合作。”
这话听起来好官方,记者还想再接再厉挖掘下关于“邦德和邦女郎错位门”,丹尼尔·克雷格的感想,丹尼尔·克雷格的助理就已经出面了,说丹尼尔·克雷格时间紧张,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吧。
有猫腻啊有猫腻,不过现在能采访到丹尼尔·克雷格的,那就不是小报记者,是权威报纸或杂志的,所以也不能胡编乱造不是,所以这位记者在回去写报道时,基本上如实还原了当时的对话,如果他没有在最后写道:“……因为时间的关系,很遗憾没能询问丹尼尔·克雷格对‘邦德先生改编成为邦德小姐’,这个引起了广泛讨论热度的话题的感想,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影迷并不止我一个。”
所以,后面的记者同行们/影迷们不要大意的问出这个问题吧。
题外话到此说完了,这次的正题并不是说丹尼尔·克雷格的观后感的,而是外界对葛瑞丝为什么接任邦女郎,以及会是什么样邦女郎的猜想。
会是什么样的邦女郎先不说,单就说葛瑞丝为什么接任邦女郎,“大势所趋”上的猜想都是不怎么靠谱的,但就有人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回答,为了片酬。
这个答案自然是没有被“主流”采纳的,葛瑞丝在成为一个演员前,就已经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了,版税是很可观的,再有她对外表现并不像是会注重这方面的,大概也和学者或科学家一贯给人的印象有关。再有《魔法奇缘》上映后,葛瑞丝没有受邀去参加过任何节目,就连代言消息都没有传出来过,要说是她的经纪公司待价而沽,那也得看看人家WMA背不背锅。
再有最近有英国媒体爆料出,葛瑞丝还另外接了一部英国电影,据说预算成本不如一千万美元。所以如果是看重片酬以及收入的话,那就再去接来钱快的商业片好了。
再然后,反正都说那么多有的没的了,就顺便818片酬好了。都说记者是无孔不入的,他们没用多久就扒出来了,米高梅付给葛瑞丝的片酬为300万美元,可以说是剧组里仅次于丹尼尔·克雷格的“高薪”了,和他出演第一部007系列电影时拿到的片酬相等。
这是真的,丹尼尔·克雷格在出演他《大战皇家赌场》时,片酬只有300万美元。当然这也和他在这之前,并没有闯出多高的名气有关。等到第二部007系列电影,也就是即将正式开拍的这一部时,片酬上升到700万美元,不过根据好莱坞“想涨片酬,想要高片酬就拍续集”的规则来讲,等到丹尼尔·克雷格再拍另外两部007系列电影时,片酬绝对会来个三级跳,千万级别的并不是问题,要知道他的“前任”皮尔斯·布鲁斯南,在02年的《择日而亡》时片酬已高达1650万美元了。
再来说葛瑞丝的片酬,起初米高梅可只愿意支付葛瑞丝200万美元,斯特林当时看着就炸了:剧本写的那么不高端就算了,那么多高危的戏份,竟然抠门到只支付200万美元,这都不够给他的客户买保险的,好吗?
没什么好说的了,扯皮呗。
看最终米高梅再多支付他们原定片酬的二分之一,就知道扯皮是谁扯赢了。
说起来那会儿恰逢葛瑞丝和莱昂纳多闹“绯闻”,实力圈粉来着,米高梅也是看到后续了,所以就相对慡快的答应了新片酬。
现在看来,米高梅是做了一笔有不小风险的赚钱买卖。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葛瑞丝加盟007系列新电影,引发了广泛关注,热度一涨再涨,伪预告片的事故都让热度涨停了好吗?这自然米高梅希望看到的,而且热度绝对是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这自然是一笔赚钱买卖了,而且是比预期中还要赚。
所以,风险就紧跟着来了:
大部分007死忠粉是没办法接受一个邦德小姐,可在知道那只是一个事故,而不会变成一个故事后,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们也期待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独一无二的邦女郎。另外,因为伪预告片变成伪007影迷的那部分,他们还在不死心的期待一个既帅又漂亮的邦德小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