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依律分家,是指由身为嫡长子的贾赦承袭爵位继承府邸与祖产,同时也将获得公中七成的家产。也就是说,以荣国府这种qíng况,贾政可以继承的只有公中三成的家产。至于贾母本人的私房和嫁妆,那是属于她个人所有,任何人不得gān涉。
“还是说你不打算分家产给你弟弟?”见贾赦苦着脸不吭声,泰安帝又问道。
“怎么可能呢?其实只要贾政他们愿意滚蛋,我宁愿多出一成予他。可想也知晓了,他会愿意吗?到时候带着他二房上下并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我还要不要活了?”
“也是。”泰安帝思忖了片刻,虽说他从未跟贾母或者贾政等人打过jiāo道,可只要想想前些年的流言蜚语,就大概可以猜测出那对母子是甚么德行了。让贾赦依律分家产倒是容易,也不用担心贾政闹腾,唯一的麻烦却是贾母。
甭管贾母有多不讲理,可她终究占了一个身份。身为贾赦的亲生母亲,又是超品的国公夫人,只要她别想不开gān出通敌叛国的事qíng,她这辈子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哪怕明摆着偏疼嫡次子,也可以qiáng词夺理说自己心疼小儿子,这种事qíng也不算少见,毕竟相较于能袭爵继承祖宅、祖产并获得大部分公中财产的长子,次子的确会委屈很多。
旁的不说,单说泰安帝好了,他也是有同胞弟弟的,就是那个一天到晚不gān好事儿的十四王爷。可就算泰安帝再怎么兢兢业业,十四王爷再怎么胡闹惹事,在太后看来,该心疼的还是老十四,每次逢年过节惦记的也是他,赏赐东西从来没有泰安帝的份,私房珍藏全给了老十四。
你说泰安帝不委屈?其实偶尔还是会心头泛酸的,不过太后做的并不算很明显,顶多就是给泰安帝送的是糕点茶汤,给十四王爷送的却是贵重的古董玉器。可只要明面上没啥大问题,泰安帝也懒得说了,毕竟他也是当爹的,知晓永远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很多事qíng就看对方计较不计较,可很明显,如今贾赦是打算计较了。
“你到底想怎样?直说了罢。”泰安帝也懒得再猜了,他倒是能做到大人有大量,不跟自家蠢货弟弟一般见识,可贾赦非要计较也无可厚非,毕竟占理的人是他。
听得泰安帝这话,贾赦只笑得一脸谄媚,搓着手心讨好的道:“就请圣上您帮我吓唬吓唬贾政那蠢货。”
“怎么吓唬?他不是一介白丁吗?夺了他的科举权?”泰安帝很是牙疼,就贾政那蠢样儿,就算再考十回,也一定考不上的。这种惩罚顶多就是让他心qíng低落,能起到啥作用?
“不不,不是针对那蠢货。圣上您想呢,我家老太太之前最疼的是贾政,如今最疼的是宝玉,还有就是被报以极大希望的元姐儿……就是贤嫔娘娘。”
提起这位贤嫔娘娘,那也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掬一把辛酸泪。那位可是从宫女熬到女官,再从女官熬到侍妾,又从侍妾成为贤嫔,这期间虽日子难熬,可好歹还算是一帆风顺。可偏生,从贤嫔到贤妃,再降到贤嫔,又升到贤妃,最后到如今……还是一个贤嫔。
#贾母的乌鸦嘴#
哪怕如今也仍是一个嫔,对于贾母而言,那也是充满了希望的。尤其元姐儿如今也不过才双十年华,想来只要圣宠犹在,怀上孩子也不算难。当然,贾母之所以对元姐儿充满了希望,也是因着二房没啥人可以让她指望了。
贾政是肯定不行了。贾珠倒是有几分才华,却因其父之名必须避政,哪怕泰安帝格外开恩,那也只能在翰林院待一辈子,无论是想要谋外放,还是打算入内阁,都是无法避这个“政”字的。而翰林院那等地方,说起来是很好听,地位也颇高,却很难晋升。再往下,宝玉比贾政更不靠谱,那几个庶子则完全不需要理会了。如此一来,能倚靠的可不就只有宫里的贤嫔娘娘了吗?
将这里的缘由细细的说了一遍,贾赦眼巴巴的瞅着泰安帝,指望他配合自己。
“你的意思是,倘若贾政不老实一点儿,就让朕对贤嫔下手?”泰安帝也是涨见识了,没见过哪家兄弟相争会牵扯到出嫁多年的姑娘身上。哪怕就算牵扯上好了,也不能无耻到叫出嫁女的夫君配合罢?当然,他是不在意区区一个贤嫔的,可这种手段也太上不了台面了。
“吓唬,不是真的下手,是吓唬!”贾赦义正言辞的道,“圣上你不想看到你的亲家被人欺负得那么惨罢?咱们开chūn以后,可就是儿女亲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