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重要的是,普天之下唯一一个能够压制得住泰安帝的人,他上天了。
于是,京城里的人们成功的看到了何为作天作地的升级版本。更为惨烈的是,这世上还真就有不怕死的人。或者准确的说,那也不算是不怕死,而是始终存着侥幸心理,觉得甭管怎么样,泰安帝应该不会做得太绝的,对罢?对罢……
然而事实证明,泰安帝的胆识比贾赦高出数十倍不止。
在大肆赐封了诸多弟弟之后,泰安帝开始了他所谓的“赏罚分明”的征途。有赏赐自然也有惩罚,这个很符合逻辑。只是等惩罚真正到来时,他的那些蠢弟弟们却先哭了个一脸血。
尤其是十四王爷,他一开始真的以为他哥对他是真爱,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哥就是在他鼻子前放了根胡萝卜,而他偏还就老老实实的往前走了,简直就是一蠢驴!
蠢驴牌十四王爷还不是最惨的,起码他跟前的胡萝卜仰起头还能勉qiáng舔上一舔,味儿更是一直盘旋在他鼻尖上。那些个宗室皇亲以及文武百官们,才叫真的可怜,尽数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结果连句抱怨都不能说。更有甚者,似乎是发觉了泰安帝这回动真格了,索xing收敛了心思,老老实实的办差,一心为国效忠。
这想法是不错,可在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努力时,旁人会觉得他是出头鸟。可若是周遭所有人都开始努力时,上头的人则完全看不到他们在努力,反而会将那些个原地踏步的人都看在眼里,然后该罚的罚,该走的走。
不过才大半年时间,皇室和朝堂的气氛倏地改了,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一扫而空,所有人都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免一个不留神就被泰安帝清扫出去。不单是朝堂,连后宫近些日子来也清静了不少,毕竟泰安帝原就不是贪杯好色之人,不忙碌的时候倒是还好一些,哪怕没留宿也通常会去后头瞧瞧,给太后请个安之类的,可一旦忙碌起来……
后宫是甚么?能吃吗?
因着泰安帝整个人都扎根在前头宫殿里了,后宫里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纠纷。没法子,争抢也得有个由头啊,最紧要的那一环出了问题,谁还有工夫费心费力的闹腾?
如此这般,最高兴的莫过于有儿有女的恭妃了,她闺女马上就要出阁了,嫁的还是贾赦最宠爱的儿子。她儿子四皇子虽看着有些不着调,可咱们得理智一点,跟五皇子一比,四皇子锦嗣别提有多正常了。
恭妃巴不得泰安帝永远不宠信后宫,毕竟作为在潜邸时就跟着泰安帝的恭妃,论年岁也不过略小了两岁罢了,这四十来岁的男子若保养得当尚且可行,她一个上了四十的妇道人家,若跟前没有那些个争奇斗艳的“妹妹”们,倒也勉qiáng过得去。可若是跟那些个水灵灵的小“妹妹”一比……
唉,别提了。
除了恭妃之外,静妃也很是淡然。她曾经生过儿子,只是没能留住,也曾生过女儿,仍然没有留住。加上她娘家只是寻常官宦人家,既得不到泰安帝的重用,同时也绝对不存在被迫害的可能xing。再加上论年岁她比恭妃还年长一岁,早在十来年前,就已经不再陪侍,空有名头而已。既如此,她还有甚么好担心的?人呢,一旦没了顾忌,横竖就一条命罢了,反倒是彻底淡定了。
除了这两位外,也就只有生了五皇子的筠嫔老实待着,旁的都愈发的不淡定了。
而在这其中,又有两位最为心焦。
其一是在泰安帝登基次年入宫的,正一品掌銮仪卫事大臣杜江林的嫡长孙女,也就是四妃之一的惠妃娘娘。如今不过才泰安六年,她是二年入宫的,当时才十三岁,如今也不过才年方十八。
十八岁,正当妙龄,莫说宫妃的人生目标就只有诞下龙嗣和拉拔娘家,就算只是普通的妇道人家好了,那也一样盼着早早的为夫君诞下一儿半女。惠妃是个很有城府的女子,她被家里教养得很好,有心计却并不令人生厌,有美貌身段却也并不惹人嫉妒,甚至在恭妃和静妃退后时,她主动承担起了后宫的大部分职责。
可她没有孩子。
寻常女子若无孩子,便会让夫君纳妾生子。到时候无论是记在自己名下,还是单单养在自己身边,哪怕是去母留子亦无妨。可惠妃本身就是个妾,即便身份地位再高,她也不是妻。
空有心计城府,空有美貌身段,可泰安帝连着大半年莫说是留宿了,连碰一面都不曾。诚然,如今是国孝期间,可国孝那也不代表不能跟妃嫔见面罢?更别提,一道儿用个膳,或者单纯的品茗聊天皆可。然而,甚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