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跑[红楼]_作者:苗苗1988/寒小期(1079)

  至于探chūn,虽说同样是庶出,可这年头素来讲究一个高嫁女低求媳。探chūn不单能嫁给比自己门第稍微弱一成的嫡长子,也可以嫁给门当户对人家的庶出哥儿,甚至努力往上攀爬成为某个王爷的妾室亦是无妨。

  总之,相较于她的兄弟们,探chūn的选择余地很大。

  ——前提是,王夫人愿意让她选择。

  对于探chūn而言,最揪心的就是她的亲事是被王夫人捏在手里。

  其实,依着律法,甭管是嫡出还是庶出,是哥儿还是姐儿,他们的亲事都要由父亲做主。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亲。反过来说,只要父亲同意了,旁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贾政他不管事儿呢,当初珠哥儿的亲事,倒是他仔细打听过的,可那是因为珠哥儿极为有出息,又是他的嫡长子。探chūn……

  随缘罢。

  于是,等贾政一行人离开府里后,探chūn将自己整个人埋在被子里,狠狠的哭了一场。

  十二尚公主,即便停留在荣宁侯府的时间很短,可想也知晓,有多少达官贵人会来庆贺。到时候,但凡有哪个太太、老太太看中了自己,那她的人生就大不相同了。可这般好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lt&lt&lt

  探chūn并不知晓,就在她悲伤得不能自抑之时,她的嫡母王夫人也正在经历了一番痛苦挣扎。

  王夫人的本意是通过恳求贾母,来让贾赦松口同意。之所以选择这般迂回的战术,那是因为她知晓自己没法跟贾赦说话,更明白贾母对于元姐儿的那番真心疼爱。因此,贾母是个非常非常好的传话人选。

  可或许是因为执念太大了,以至于王夫人忘了一件格外严重的事qíng。

  贾母她是个“乌鸦嘴”啊!!

  这种事qíng,信则以不信亦可以。很显然,王夫人是属于坚信不疑的那类人。

  “政儿媳妇儿你入宫瞧过娘娘了?娘娘最近可好?唉,还不知晓我这辈子能不能再瞧见娘娘一回。你同我学学那会儿的qíng形。”光听肯定不行,贾母绝不会忘了评论,“……嗯,我就知晓娘娘是个好的,是格外有福气的,原先还想着上回那事儿会不会害了身子,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娘娘呀,她一定长命百岁!”

  王夫人当时心头就一个咯噔。

  长命百岁这种话肯定是好话,这点儿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这话偏生就是从贾母口中说出来的。这要是换个人好了,王夫人还能当是在说客套话,既不会成真,也不会变成乌鸦嘴的那种。可若是由贾母来说,王夫人却整个人都慌了。

  好在,慌归慌,王夫人到底还是咬牙将自己的来意委婉的告知了贾母,同时不忘在心头默念着般若多罗密多心经。甭管有用还是没用,至少求个心安。

  不过,怎么偏就是长命百岁这个词儿呢?

  尽管在心里安慰了自己几百遍,王夫人还是觉得心惊ròu跳的。她本身已经上了年岁,偏跟那拉淑娴这种心态平和的人不同,她是真的有些不好。即便离了贾母,那句“长命百岁”也一直在她耳朵边上打转儿,惹的愈发的心慌气短,面色煞白。

  不多会儿,李纨就先发现了不对劲儿。

  这也难怪了,虽说二房一家子是一道儿过来的,可事实上贾政带着宝玉和兰儿去了前头,王夫人和李纨才是来了后头。当然,其实宝玉很想跟过来的,可这段时日贾政下手颇狠,且为了让他今个儿老实一点儿,临出门前,贾政又收拾了他一顿。

  在这种qíng况下,估摸着也就李纨才会将注意力放在王夫人身上。

  怎么说呢?带病赴宴肯定不是好兆头,倘若这是一般的家宴也就罢了,偏还是十二尚公主的好日子。若是让王夫人触了霉头,那倒霉的可不是一家两家。当然,作为罪魁祸首的王夫人一定会糟,而陪侍在旁的李纨也铁定不可能独善其身。

  唉,赴个宴还那么多事儿。

  李纨简直要忍不住为自己叹息了,正打算劝王夫人早点儿打道回府时,忽的前头传来阵阵骚动声。过了约莫半刻钟,已是半大少年郎的璟哥儿亲自回后头报喜。

  “圣上有旨,允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省亲。”

  竟是允了入宫多年的妃嫔回娘家省亲以续亲qíng。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没听到前头还有个“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反过来说,若是无重宇别院,也就无需省亲了。自然,若是原本无,现如今有了,则依旧可以回娘家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