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跑[红楼]_作者:苗苗1988/寒小期(242)

  那拉淑娴这般想着,不禁暗暗叹息。贾家一门双国公,曾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如今却是愈发败落。宁国府那头尚不如荣国府,毕竟荣国府贾代善是个有本事的,这才得以不降爵世袭国公。而宁国府那头,如今贾敬所袭不过是个二等将军的爵位。当然,荣国府也好不到哪里去,贾赦比贾敬略好一筹,乃是一等将军的爵位。

  “对了对了,真要论起富贵,我可知晓有一家比王家、薛家更甚!”

  许是那拉淑娴方才更好碰到了贾赦的痒痒ròu,以至于他越说越兴奋起来。那拉淑娴虽说对这种话题并不太感兴趣,可她倒是想知晓荣国府身边到底还有多少坑祖宗的货,因而倒是耐着xing子听着。

  却听贾赦朗声笑道:“说来也是凑巧,咱们家姓贾,那户人家却是姓甑。假作真时真亦假,也不知咱们两家究竟孰真孰假。”

  摇头晃脑的说笑了一阵,贾赦才说到了正事上:“那甄家也是顶顶能耐的,跟咱们家一样,都是军功出身的。不过,甑家的能耐在于,出了个老太太,按我的辈分,怕是也该唤声甑老祖母的。那位可是个能耐,曾经奶过圣上。圣上原就最念旧qíng,听说甑老太太还曾在圣上为难之时拼命相救,仿佛至今身上还有处极深的伤疤。你说,甑家能不富贵吗?”

  “我怎未见过甑家之人?”那拉淑娴仔细回忆了一番,确定自己并不认得那些人。不过,她依稀记得,每年所收的年礼之中,仿佛有一份格外的厚重,且旁人是论一户送来的,他们家却是按每个主子来送的,“可是那个江南的……”

  “对,甑家便在江南,单管织造。我记得甑家曾连着接驾四次,可当真是天大的福气。那会子,我年岁也不大,又是素来跟在祖父母跟前尽孝。倒是贾政,应当曾亲眼见过那么一两回的。”说到这里,贾赦还颇为可惜的砸吧砸嘴,似乎恨不得以身替之。

  然而,那拉淑娴却没有贾赦这般好心qíng,相反她却是越听越觉得沉重。

  前世的康熙帝好四处巡游,单是南寻便有六趟之多,尽管那拉淑娴记不清楚那六次之中,究竟是何人负责接驾,可她却分明记得,那些最得宠的臣子家族,皆在乾隆朝烟消云散。可乾隆帝此人虽毛病一堆,却并不崇尚酷刑,也就是说,那些家族很有可能全都折在了雍正年间。

  甑家,气数已尽。

  “老爷,眼瞅着就快十月了,年礼也早已备下,想来最多再过一月,年礼都能送到各家去了。”那拉淑娴忽的话锋一转,提到了年礼一事,见贾赦一脸愕然的望过来,她只嫣然一笑,“甑家暂且不管,左右也没甚么妨碍,我指的是姑苏林家。”

  林家,便是林海之家,却说这林家原是姑苏人士,尽管这两年林海带着寡母居于扬州,不过提到林家时,还是会称呼为姑苏林家。亦如那些老jiāoqíng的人家,提到宁荣二府仍会说一句金陵贾家。

  乍一听那拉淑娴提到林家,贾赦明显有些愣神,可旋即却面色一沉,没好气的道:“哼,别提林家,他们不是能耐吗?世禄之家、书香之族,多能耐呢!说白了也不过是爵位到头了的白丁!老太爷惜林海才华,我却不稀罕。敏姐儿多好的姑娘,配林海措措有余,偏生林家不知珍稀,竟是连诓咱们这么多年。我倒也罢了,左右就算受气也无碍,倒是委屈了敏姐儿。”

  说到后来,贾赦的声音愈发低沉了,言语之间的怒气也渐渐的被无奈所替代。

  尽管婚嫁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悔婚对男女双方都有妨碍,可总的来说,到底还是女子更为吃亏。贾敏如今都已经十九岁了,等再翻过一年,却是二十岁的老姑娘了。尽管本朝不像前朝那般崇尚早嫁,可也没有拖到这般晚的。一般来说,十四五岁肯定要相看起来了,过个一两年定亲,最迟十七八岁定是完婚了。然而,林家那头虽从不曾少了三节两寿之礼,却完全不提完婚一事。以往还能说是因着荣国府要为贾代善守孝的缘故,又或者刚出了孝期立刻嫁娶名声不好,可问题是荣国府出孝期都两年了,再说两边年岁都不小了,就算着急也是人之常qíng,谁会多嘴多舌?

  也难怪贾赦一提起这事儿便是一肚子的怨气,哪怕他素日里同贾敏并不亲近,却也不能否认他俩是嫡亲的兄妹。而事实上,据那拉淑娴所知,贾政和王夫人怨气更大,贾政是因着素来同贾敏极为亲近,王夫人则是因着元姐儿,毕竟若是贾敏难嫁,势必会连累到亲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