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跑[红楼]_作者:苗苗1988/寒小期(364)

  十二也有自己的考量,虽说因着前世的经历,他自认为也算是比较了解康熙帝、雍正爷的,然而有一点却是不可避免的。甭管资料有多详尽,纸面上的东西跟真实的人铁定是存在差异的,更何况这一世只能同上一世相似,并非全然相同,加上十二又希望能追求新帝,就注定了他必须提前对皇室宗族有更多的了解。

  张家老太爷跟随了长青帝几十年,又曾任太子太傅,之后更是在上书房任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突破口。尤其对于长青帝的评价,十二更是深以为是。其实别说他上一世的康熙帝了,就连他那渣爹乾隆也不是个蠢货。能当上皇帝,且一当就是几十年的,极少会有真正的蠢货。倒是如今这个蠢爹,智商堪忧啊!

  再度瞥了一眼活在梦里一般的贾赦,十二无奈的叹息。

  任重道远,任重道远啊!!

  贾赦和十二在张家前院书房待了大半日,而那拉淑娴除却在最开始给张家老太爷行礼问安外,很快就去了后宅寻女眷说话了。直到下半晌,贾赦一家三口才告辞离开。

  在回程的马车上,那拉淑娴看着左脸写着“想死”右脸写着“不想活”的贾赦,心下暗道,定是又受甚么刺激了。又瞧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十二,那拉淑娴笑着问道:“琮儿怎的不留在张家了?我原还以为,你挺喜欢跟着外祖父和舅舅们做学问的。”

  十二原本沉浸在思考之中,闻言猛地抬头,诧异的道:“我留在张家,谁来帮爹捉刀代笔?”

  这话一出,自打上马车以后就在装死的贾赦微微动了动,旋即只默默的将头侧到一旁,盯着马车窗猛看。可惜,五月里虽已经很炎热了,马车窗上却仍挂着竹帘子,就算盯着猛看,最多也只能看到一些影影绰绰的人影,景致之类的就别妄想了。

  那拉淑娴同qíng的看了贾赦一眼,偏十二完全没有感受到身边的蠢爹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子幽怨之qíng,只径自问道:“娘来张家是有事儿要办吗?能同我说吗?”

  “倒也没甚么不能说的。”那拉淑娴面上闪过一丝迟疑,不过最终还是道出了事qíng原委。

  说起来,这事儿也称不上十万火急,却又不得不办,且还令人感概不已。张家大太太过世也有近两年时间了,按说妻孝至于一年,张家大老爷老早就可以续弦了。可偏生,他对亡妻感qíng深厚,非但不愿意续弦,甚至听他的话音,似乎是一辈子都不想续弦。只是如此一来,问题就显得格外严重了。

  作为张家的嫡长子,现任的张家家主,从家族角度,张家大老爷完全不是为他一个人而活,而是背负着整个张氏一族。身为家主,张家大老爷不说极为完美,至少也算是合格的,可他再怎么能耐都不可能亲自管理偌大的后宅。虽说如今挂名掌着中馈的人是张家老太太,底下的琐碎事儿也可以jiāo由张家二太太、三太太共同处理,可往后呢?一旦张家老太太故去,这个家由谁来当?

  若是张家长房的哥儿年岁已长,那倒还有转圜的余地。早些娶妻,让嫡长孙媳妇来执掌中馈,当这个管家奶奶也算是合乎qíng理。偏生,张家长房的哥儿如今尚且不满两周岁。

  即便再怎么不近人qíng,张家大老爷都必须续弦,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那拉淑娴作为张家已出嫁多年的姑太太,今个儿回娘家也是为了帮着挑选一下续弦的人选。当然,所谓的挑选,其实就是帮着提点儿建议,且接不接受也在于张家老太爷和老太太。

  “我娘家那头的态度很明确,续弦是铁定要的,但身份绝对不能比已故的张家大太太高。自然,只怕想要高也没处选。倒是潘家那头,给了几个法子,我瞧着倒是挺妥当的。”

  已故的张家大太太乃是潘家嫡长女,她下面既有嫡亲的妹妹,也有庶出的妹妹。同时,堂妹、族妹更是不计其数。撇开那些已定亲的不算,潘家挑了十来个人选,供张家老太太选择。当然,这所谓的十来个人选,并不是真的将姑娘的名姓生辰八字都送过来了,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父母的概况。毕竟,亲事与其说是两个人的事儿,不如gān脆说是两个家庭的事儿来得更为恰当一些。

  十来个人选,其实大致上也就是三个方案。

  其一,是已故张家大太太的嫡亲妹妹,年方十六岁的小潘氏。品xing倒是无妨,左右以潘家的家教也差不到哪里去,容貌身段虽不能说极为出众,配张家大老爷绝对是够的。唯一的问题是,即便是嫡亲的姐妹,可长姐出嫁都十来年了,姐妹俩能有感qíng吗?况且,手心手背都是ròu,将来万一出现原配嫡子和继室嫡子打擂台的qíng况,潘家父母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