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的是,赵姨娘并未表示任何不满。也许是看透了王夫人狠戾的内心,又或者先前经历了两年的绝望,这样的退让,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待次日一早,那拉淑娴果真带着迎姐儿去了荣庆堂,并将她亲自jiāo到了元姐儿手上,哄她说,姑娘大了都是要养在老太太跟前的。迎姐儿头脑简单,甚至可以说略微有些迟钝,对于那拉淑娴这种说法,丝毫不曾感到任何怀疑。相反,对于元姐儿这个说话柔声细语的大姐姐,迎姐儿相当的欢喜,很快就开心的玩作了一团。只是等到了晚间入睡时,略有些闹腾,不过有奶娘在跟前哄着,没两日就适应了下来。
迎姐儿倒是适应得很快,反倒是那拉淑娴心底里空落落的。甭管是不是移qíng作用,对于迎姐儿,她确实是付出了感qíng的,哪怕她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可感qíng却是作不了假的。
容嬷嬷私底下劝了两回,又见那拉淑娴只是去荣庆堂请安频繁了一些,旁的倒是如往常一般,索xing也就不劝了。其实,相较于前世十二到了年岁去阿哥所时,这一回那拉淑娴还算是淡定的。孩子嘛,长大了自然是要展翅高飞的,哪里能一直窝在娘跟前的?容嬷嬷甚至暗自腹诽着,真要舍不得,你倒是再去生一个呢!甭管会不会展翅高飞,起码在最初的两三年,想飞都没得飞!
这厢,那拉淑娴开始慢慢的接受孩子们挨个儿离开的事实,那厢,王夫人却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
却说前两日,王夫人让她的陪房李嬷嬷去一趟王家,当时她是吩咐了,不过后来又有迎姐儿这事打岔,又给耽搁了一日。不过,没两日,李嬷嬷还是去了王家,只是回来时,却给王夫人带来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跟先前说的亲事勉qiáng有些关系,却严重得太多了。
“你说甚么?大嫂没了!!”王夫人惊恐之下,都忘了女子只有在称呼夫家嫂子时,才能唤大嫂,若是称呼娘家嫂子,却是要额外再加上姓氏的。
连着深呼吸好几口气,王夫人在极度惊愕之后,却是怒不可遏,直接摔了手中的茶盏:“先不说她素来身子骨极好,这些年来压根就连个头疼脑热都没有。就说前不久,我才刚回过娘家,那会儿她同我说话时,中气十足的,骂起跟前的丫鬟一刻钟都没消停。你说她没了?好端端的人,如何会没了?这才几日工夫,就算是急症,也没那么快的!”
一个身子骨极为康健之人,一下子就没了,若非急症的话,那就是意外了。问题是,王家虽不是甚么世家大族,可堂堂当家太太,又不需要做甚么活计,怎么就会发生意外了?
若不是意外,那就是……
☆、第130章
听着屋里瓷器破碎的声音,站在廊下的赵姨娘不由的哆嗦了一下,原本正准备进屋去的脚步,也就此顿住了。
已经三天了,迎姐儿离开大房被送到荣庆堂已经有三天时间了,然而事qíng却并不如赵姨娘原本预料的那般往下发展,反而愈发的让她难堪,以至于隐隐产生了悔意。她原本认为,只要迎姐儿不被养在那拉淑娴跟前,那便能得偿所愿了。至于最终到底是养在王夫人跟前还是贾母膝下,那都不重要,左右她一个当姨娘的,原本也没资格亲自抚养姐儿长大。
只要、只要不在大房就好了。
抱着这样的期望,赵姨娘一次又一次的想法子寻门路。那拉淑娴跟前她去过,贾母那儿也没少找机会哭诉,贾政的枕头风更是chuī了无数次,到最后她更是泣血苦求王夫人帮她将姐儿要回来。
结果呢?
姐儿是离开了大房,可惜现状却让她绝望。倒不是贾母苛待了迎姐儿,事实上,贾母对于元姐儿、迎姐儿姐妹俩都是一视同仁的,奶娘、丫鬟的数量一致,素日里的吃喝用度也皆完全一样,甚至贾母还时常拿出体己钱为姐妹俩置办新衣裳,连首饰之类尚且用不到的东西,但凡元姐儿有的,也必然少不了迎姐儿的。
可那又能说明甚么?
元姐儿是二房的嫡长女,贾母这般做派,就仿佛将迎姐儿也当成了大房的嫡长女一般。这还不算,每次晨昏定省的时候,贾母都是下意识的让姐妹俩给各自的太太请安。
——是各自的太太。
太太这个词,原本就有好几种含义,尤其随着府里诸位哥儿姐儿长大了,如今压根就不会有人再直接喊爹娘了。当然,私底下没人时是如何的,赵姨娘并不清楚,可但凡她瞧见的时候,都是元姐儿冲着王夫人喊太太,而迎姐儿却是冲着那拉淑娴喊太太的。这还罢了,若是闲来无事,姐妹俩还会回各自的家中寻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