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面上的神qíng颇为复杂,与其说是鄙夷不如说是无奈来得更为恰当一些,他是真的没想到,珍哥儿竟会蠢到这个地步。
这三个罪名,其实哪个都不重,可甭管是哪一个,都足以削了珍哥儿的功名和官职。而最终的结果究竟如何,端看宁国府的决断了。
再看贾敬,早已一脸的铁青。
“敬大哥哥也别忙着教训珍哥儿,这训儿子啥时候都行,您还是赶紧给个态度。旁的不说,那个怀了身孕的热孝女子……您还打算护着吗?”贾赦再度追问道。
“赦儿你放心,这事儿我一定会给你一个jiāo代的!”此刻,贾敬面上已不单单是铁青一片了,而是满面杀气。
“您不需要给我jiāo代,实话实说好了,若是您动作麻利些,这事儿还能往下压,毕竟珍哥儿就这么个芝麻绿豆点儿大的官,也没人想要折腾他。可要是您由着他胡来,那御史台可不是咱们两府的后花园子,到时候真的计较起来,旁的不说,这官儿和功名是铁定保不住的。”
“好好,我这就回去!我……我多谢赦儿你的提醒了。”
贾敬匆匆来,匆匆走,不同的是,来之前是一脸的烦cao,走之时却是满面的杀气。
目送贾敬离开,贾赦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话说,敬大哥哥不会真的把珍哥儿给打死罢?”
“不会。”贾母冷着脸道,“那头的事儿,别掺合了。事关理国公府,虽说柳家没有一直追究下去,可为了这种事儿闹得两家撕破脸,简直太不值得了。对了,赦儿你来我这儿有甚么事qíng?”
听贾母这一说,贾赦也懒得去管宁国府的事儿。事实上,他原也没想掺合进去,主要还是因为他人在御史台,虽说经常被廉亲王以各种名义在京城里溜着玩儿,可他身上那从六品侍御史也不是闹着玩儿的。说白了,宁荣二府到底是同宗同族的,万一将来事qíng闹开了,他没去提醒一声,反而落得一身的不是。
不过,既然已经提醒过了,往后的事儿就同他没一点儿关系了。
当下贾赦只道:“还不是为了敏姐儿之事。江南那头又乱了,明明太子都已经进去了,且我听廉王殿下的口风,只怕这一回太子别想再出来了,复立一事更是痴心妄想。偏江南那头多的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人,乱成一锅粥不说,还连连上折子要求圣上再度复立太子。哼,圣上都发落了好些个人了,还有一群不怕死的跟在后头闹事!”
其实,这也是为何珍哥儿的事qíng能被贾赦轻易压下来的缘故。当然,以贾赦之能,最多也就能压个十天半个月的。可若非江南出了事儿,就他那品阶,连半日都压不住。
“可这事儿同我的敏儿有甚么关系?”因着贾赦说的严重,贾母登时慌了神,“我的敏儿不过是个后宅妇人,她哪里懂朝堂上的事儿?”
“她不懂,林妹夫懂呢!”
自打那一日,那拉淑娴提醒贾赦,要尽快将林海的官职调过来后,他就一直在想法子。万幸的是,打从一开始贾赦想要保护的人就只有贾敏一人,于他而言,林海的官职前途全然不叫个事儿!若是能保贾敏一事安康,哪怕让林海丢了官职又如何?贾赦他完全不在乎。
当然,林海好赖也是个从二品,真要是丢了也确实挺可惜的。因此,贾赦只在拼命想辙儿,最好能让林海掉个半阶,降职回京。这样既能保住了贾敏,又能尽可能的护住林海的官位。
万万没想到,事qíng竟是这般的顺畅,连贾赦本人都不曾料到,江南的那帮子太子党帮了他大忙。
江南的乱象早已传到了京城,可京城这头的太子党羽却早已被长青帝砍了个七七八八的。余下的那些,要么削了官职,要么被勒令闭门思过,短时间内是掀不起甚么风làng的。可江南那头,天高皇帝远,很多事qíng格外的滞后,偏江南富庶,官场上一乱,牵扯极大。如今又年关将近,江南的官银运送至京城,结果连往年的一半都没有。
长青帝勃然大怒,下令廉亲王暂放下追讨欠银的差遣,于十日之后赶往江南稳定乱局。
廉亲王……
一想到廉亲王那xing子,贾赦简直忍不住要给江南官场上的人掬一把辛酸泪:“老太太,廉王殿下是甚么xing子的人,您多少也知晓几分了罢?他一去江南,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就算勉qiáng保住了xing命,回头他往小黑账上一记,待回到了京城往圣上跟前一告状……唉,林妹夫他也是拥护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