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跑[红楼]_作者:苗苗1988/寒小期(684)

  问题在于,承袭保龄侯爷爵位的人,是史家大爷,而非齐国府看中的二爷。

  说起来,齐国府也并非一定要史家二爷,且在他们动心之时,史家大爷也尚不曾同小铃铛定亲,更别提成亲了。可惜,跟旁人家不同,史家大爷身子骨不好这件事qíng,是根本无法瞒过身为舅家的齐国府。

  简而言之,齐国府的确有心将唯一的嫡出姐儿嫁给保龄侯爷,无奈承袭保龄侯爷的史家大爷是个病秧子,齐国府心疼嫡出姐儿,自然不可能让她冒着守寡的风险嫁过去。可放弃这门亲事又显得那般的不合适,毕竟齐国府如今的地位也很是尴尬。无奈之下,齐国府便动起了歪脑筋。

  史家大爷不是体弱吗?不是先天心疾吗?连太医都说了,想要根治那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不过好生将养着,保持一辈子平心静气,或许还是能活得长久的。

  ——反过来就是,若不能好生将养,或者不能保持平心静气,史家大爷随时都有可能阖眼。

  “老侯爷夫人竟是不管吗?”那拉淑娴一脸的震惊,饶是她已经接受了贾母的偏心眼儿,却也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母亲坐视儿子被人暗害而无动于衷的事qíng。

  “唉,手心手背都是ròu啊!”容嬷嬷假惺惺的叹了一口气,旋即瞬间变了脸,异常狰狞的道,“可对咱们来说,史家二爷算个甚么东西?打量着铃姐儿背后没人是吗?想折腾,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小命有多重!”

  老侯爷夫人的想法其实很好猜,无非就是哪个都不舍得。史家大爷是她的亲骨ròu,可史家二爷同样也是啊,况且,这里头还牵涉到了她的娘家兄长和侄女。当然,她还是希望一切都好好的,所以能做的也无非就是袖手旁观,外加偶尔叮嘱一下小铃铛。可她并不知晓,很多时候事qíng都是不能两全的,她想两边都护住,甚至不惜退出是非圈子选择旁观,可万一真的出了事儿,她以为自己真的能独善其身吗?

  退一步说,就算事qíng最终如老侯爷夫人所料的那般,两边都相安无事,那于她而言真的是好事儿吗?真的不会发生遭到两边埋怨的事儿吗?

  有时候,父母偏心眼儿会被儿女们埋怨。可更多的时候,一碗水端平才会更显得可恶。

  “走,去梨香院。”

  齐国府和荣国府一样,都是最初太祖皇帝所赐封的四王八公之一,又因着两府都在京城里,故而jiāoqíng也不算坏。当然,八公里头,jiāoqíng最好的铁定是宁荣二府,可那是因为两家先祖是嫡亲的兄弟,跟旁的国公府原就不同。

  那拉淑娴出自于张家,虽说同样是开国元勋,可四王八公十二侯全部都是武将,张家却是一门雅士,两边本就没有太多的联系。不过,王家就不同了。同样都是帮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武将,王家那头肯定很熟悉那些勋贵人家。

  王夫人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拉淑娴会在大清早的跑来梨香院堵门,更不会想到,还是为了齐国府的事qíng。

  “齐国府?陈家?他们怎的了?”王夫人一脸的惊愕,其实她真正想说的是,齐国府招惹你了?哦,那她要回娘家一趟,叮嘱父兄跟齐国府绝jiāo。

  “偶然听了一些闲话,起了点儿兴致。”那拉淑娴笑得一脸意味深长,看得王夫人牙疼不已。

  这要是搁在早些年,王夫人铁定不会给那拉淑娴好脸色看,同样都是荣国府的太太,就算占了长又如何?王家可不比张家差!

  然而,时至今日,王夫人真的不敢。

  王家和张家究竟哪个比较能耐,这或许还有待商榷。可有一点,却是王夫人无论如何都没法狡辩的事实。那就是贾赦比贾政能耐得太多了,也能折腾得太多了,这得罪了那拉淑娴的娘家无妨,一门的读书人能将她如何?啧,她才不怕那些个迂腐书生呢。可万一得罪了那拉淑娴的夫君……

  凭良心说,王夫人还不想死。哪怕真的想死,她也不会寻那么不体面的死法。

  “闲话?兴致?”王夫人一脸的惊疑不定,似乎在掂量那拉淑娴这话的真实xing。

  这时,容嬷嬷冷不丁的蹦出一句话:“我家主子不喜欢齐国府。”

  ——哦,那就好办了。

  确定了立场之后,王夫人再度开口时,却是顺畅了许多:“要说那齐国府,也就是头一代的齐国公陈翼是个能耐的,往后就没出个一个能人。像前年刚过世的齐国府老太爷,就是齐国公陈翼的独子,那年轻时候可是四九城内出了名的làngdàng子,年过六旬还整日里宿在花街柳巷,虽说府里只得了一子一女,可谁知晓府外还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