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去统计过老保龄侯爷究竟吃了多少空饷,可想也知晓,他出生于富贵之人,怎么可能看得上区区一千两银子呢?恐怕真正的数目是十倍数十倍,乃至于上百倍。
你说之前太上皇一直没有发觉?不,他知晓,只是视而不见罢了。就好比王夫人跟前的心腹嬷嬷,偶尔也会以主子的名义让大厨房上点好酒好菜,或者偷偷的拿了小丫鬟送上来的银子。王夫人能不知晓吗?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主子宽容,下人就会放肆,这用在官场上一样如此。
当贾赦铁了心要恁王子腾时,都用不着诬陷,随便拿几样罪证就可以了。再不然,每年还有三节两寿冰炭孝敬,在这上面做文章,也不是不可以。更别提,王子腾还有一个糟心媳妇儿李氏。
王家的奇葩在于,不单王氏女贪财,连嫁进王家的媳妇儿们,甭管以往在娘家是甚么德行,一旦进了王家的门,就会自然而然的染上了王家的习气。贪财简直就像是刻在了骨子里一般,完全成了本能。
而人一旦贪了财,再发生甚么事儿都不稀罕。尤其王子腾位高权重,还是曾经不止一次去边疆打仗,去南方平乱的武将。若是在边疆,但凡战利品,身为将士是可以随便取用的,一文钱都不留给国库亦无妨,只因这事儿很难查清楚具体数目。而在南方,所谓的平乱更是乱上加乱,谁不知晓起义需要钱财?若是趁乱顺手弄掉几个心头大患,或者将几个乡绅富商玩死,不就可以多捞一笔钱了吗?
其实,连贾赦也没有想到,一旦彻查下去,王子腾竟有这般多的毛病。
这也难怪,王子腾是天生的武将料子,能征善战,却未必有底线。毕竟,文人爱惜颜面,又不曾经历过太恐怖的事qíng,即便你让他们作乱,他们又能如何呢?可武将……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靠的都是武将,而非唧唧歪歪的文人。
吃空饷,贪墨军资,昧下战利品,收取巨额贿赂,以及包揽诉讼、买官卖官。
泰安帝勃然大怒,他是对王子腾信任有加,却也架不住这么多的罪证一下子都甩到他的龙案上。信任?到了这会儿,还信任个鬼啊!
如果说,贾赦只是起了个头,那么随着他的表态,接下来在朝堂上就演出了一幕墙倒众人推。毕竟,贾赦的能耐是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嘲讽,真的不是,而是指他每一次上折子控诉某人,那人一准会倒血霉。
在这点上,贾政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罪证越来越多,哪怕某一些的确略jī毛蒜皮了一点,又有一些则似乎真假各占一半。可惜,泰安帝已经怒了,一面让大理寺和刑部共同介入彻查此事,一面唤贾赦带上他那三千骁骑营,直奔王子腾府上,意图查封。
按着一般的惯例,查封也好,或者gān脆抄家灭族也罢,通常都会让没有甚么关系的人前往。
也就是最基本的——避嫌。
作为有着上百年jiāoqíng的金陵四大家族之二,贾家和王家当然是关系极为亲密的,尤其两家是姻亲,还是接连两代都联姻。甚至这么说罢,如今已是八月初了,在两个月前的六月里,王家嫡长女王熙凤刚嫁给了贾赦的长子琏哥儿。
这么近的关系居然不避嫌?!
但凡搁在旁人身上,早就有一帮子的言官各种进谏阻止了。然而,贾赦终究是朝堂上的一朵奇葩,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充分的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脑子不单有坑,还是个无底巨坑。
担心他会偏帮世jiāo和姻亲?不,他连嫡亲弟弟都敢恁,世jiāo和姻亲又算个啥?更别说,王子腾这事儿,原本就是他折腾出来的!!
凭良心说,朝臣们已经明确了一件事儿,跟贾赦做朋友很惨,做姻亲更惨,若是不幸成了近亲,那基本上就可以给自己准备后事了。
谁让贾赦最喜欢恁的就是自己人了呢?!
对此,贾赦很愤怒。他自认为是个重qíng重义的人,怎么就变成别人嘴里六亲不认的冷血怪物了呢?一想到外人对自己不尽不实的评价,贾赦只想毁天灭地。于是,他就gān脆带着这股子qíng绪,跑去王子腾府上了。
三千骁骑营其实算不了甚么的,在京城这大街小巷里头,骑兵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谁让他们看起来威风呢?当然,谁都没有贾赦威风。
一脚踹开了王家的大门,贾赦嗷嗷叫着打头就往里冲。就是有他做了个好榜样,之后至少有一半的骑兵跟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