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淑娴知晓她是故意想要取笑薛宝钗的不自量力,当下也懒得阻止,便顺着她的意思道:“咱们家是国公府,虽不限门第,可也不能太次了。琮儿虽不是嫡长子,可他打小就聪慧得很,如今更是颇得圣上器重,寻个勋贵人家的嫡长女,也不算过分罢?对了,顶好是父兄有实权的,不拘泥几品,左右再怎么样都没有老爷品阶高。”
贾母一面听着一面点头,虽说她极为偏心宝玉,可她同样很在意十二。事实上,在贾母看来,甭管是孙儿还是孙女,都值得这世上最好的人儿。也因此,于她而言,最满意的就是璟哥儿和黛玉的亲事,尽管因此让宝玉失了最佳的妻子人选,可璟哥儿也不差,俩人极是相配。
较之于贾母的满意和思量,薛宝钗却像是一瞬间被抽空了血色一般,面色煞白,连藏在袖子里的双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原来,荣国府对子嗣嫁娶的要求那么高吗?是单单长房如此,还是都这般?虽说薛家的底蕴不止那些,可就连薛宝钗都不得不承认,因着先前一事,薛家元气大伤。旁的不说,若是先前她出嫁能陪嫁个七八十万两银子,如今怕是只得二三十万了。甚至就连二三十万的嫁妆,都未必能够保证。
而薛家,除却钱财外,再无旁的吸引人之处了。
饶是薛宝钗拼命想要证明自己有多能耐,一点儿也不比贾家的姑娘差,却压根就没人想跟她比较。
元姐儿早已出嫁了,哪怕她从未穿过大红嫁衣,哪怕她最初仅仅是连名分都没有的侍妾,那也不是区区商户之女能够编排的。
而未出阁的姑娘里头,迎姐儿是长房嫡长女,偏她走的跟薛宝钗不是一路的,论诗词歌赋,十个迎姐儿也未必是薛宝钗的对手,可论起管家理事的能耐,她却远胜于只会夸夸其谈的薛宝钗。至于类似于琴棋书画或者女红绣活之类的,迎姐儿也一样不如薛宝钗,可谁又在乎这个呢?
还有探chūn,这位倒是跟薛宝钗一个画风的,无奈探chūn是庶女,薛宝钗丝毫不认为胜过探chūn有甚么值得骄傲的。
最后便是隔壁宁国府惜chūn了,然而那位小了薛宝钗太多,且xing子娇憨得不像是个大家闺秀。偏真论起身份地位来,惜chūn才是贾氏一族长房嫡长女,那是连迎姐儿都比不上的人。
薛宝钗满嘴的苦涩,只能忍着满腹的心酸和委屈,qiáng作镇定的望着诸人。
偏此时,王熙凤又开口道:“除了琮儿,宝玉的亲事也该相看起来了罢?虽说他年岁是还小,可慢慢挑不是更能挑着好的吗?左右琮儿和宝玉差了有八岁呢,又不互相妨碍的。老太太您就受点儿累,一道儿瞧瞧呗。”
说着,王熙凤拿眼瞧向薛宝钗:“宝妹妹,你说对不对?”
“别拿宝姑娘开涮,人家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怎么受得起你的编排?”那拉淑娴嗔怪的瞪了一眼王熙凤,又向薛宝钗道,“宝姑娘别介意,她这人就这副样子,心直口快得很,倒没甚么恶意,你别往心里去。”
王熙凤也忙笑着讨饶:“是是,太太您说的是,我这不是因着同二妹妹闹惯了吗?宝妹妹,你可别介意,千万别跟小姑母告状,要不然她回头可饶不了我。”
“凤姐姐说笑了。”薛宝钗面上的神qíng异常僵硬,又片刻后,索xing开口告辞了。不想,眼见她要走,王熙凤也笑着凑上前去,说甚么都要跟着一道儿去给薛家太太请个安。薛宝钗没了奈何,只得由着她拉着自己往外走。
那拉淑娴见着这一幕,便知自家这儿媳妇儿也要闹事儿了,心下又是无奈又是好笑,这可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不知晓,将来十二会娶甚么人过门了。
☆、第235章
若说投胎转世全凭运气的话,那么嫁娶却是选择和运气各占了一半的。
当然,嫁和娶原就不是同一回事儿,毕竟这世上对男子和对女子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像男子,娶妻生子虽然重要,可自身的前程却是更重要的,因而只要有能耐,妻子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甚至甭管是纳妾还是置外室都无妨。反观女子,若是不幸嫁错了人,只怕这辈子就毁了。
也因此,那些个真正疼爱儿女的父母们,多半总是更在意女儿的亲事。当然,重男轻女的家庭另当别论。不过,至少在荣国府里,姑娘们所受到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