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跑[红楼]_作者:苗苗1988/寒小期(980)

  有儿有女便万事足了,恭妃一点儿也不在意娘家人的死活,尤其她本身就不是嫡枝长房的亲闺女,哪怕过继等同于亲生,这不是到底还差了那么一层吗?在连着十多年不曾来往后,恭妃甚至完全已经忘却了自己还有一个娘家。以至于等廉亲王登基成为泰安帝,而她也被提拔成为四妃之一的恭妃娘娘后,面对陪着笑脸的娘家人……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圣上为何不考虑京城的人家?”思量了许久,恭妃略陪着点儿小心的问出了一直盘旋在心头的疑问。其实,当知晓女儿不用抚蒙,不用远离京城后,恭妃就略有些后悔跟娘家人不来往了,毕竟若是有娘家人在,帮着寻摸个好亲事还是没问题的,至少要好过于她跟个没头苍蝇一般,连去哪儿说亲都不知晓。

  没法子,恭妃是自小就离开了亲生父母,过继她的父母是对她极好,却已经为她规划了未来。也因此,即便她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可对于寻常世家女子该学的一切,却全然不知。

  最要命的就是,她完全不知晓怎么给儿女说亲。

  儿子倒是不用犯愁,正妃铁定是泰安帝说了算的,合适不合适都无妨,左右还有俩侧妃。纵然都不合心意,大不了回头多赏赐几个貌美可心的女子。恭妃很了解她的儿子,四皇子有时候是会犯蠢,却是个心大之人,看似痴qíng实则无qíng,是最不容易受伤的那类人。

  可女儿要怎么办呢?

  “百官之中,不因阿谀奉承而愿意迎娶公主的,几乎全部都是清贵人家。可这样的人家,是最最守规矩的,你确定雍华能受得了?不说她是否受得了,即便从今个儿开始学规矩,没个七八年的,她能学会?”泰安帝苦笑一声,终究是他误了雍华。

  最开始,还是廉亲王时,泰安帝当时满心都是为长青帝尽忠尽孝,几乎完全不理会王府后宅的事qíng。莫说女儿了,他连儿子都不在意。

  直到端闰五十一年,他的二姐儿出嫁了,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身为王爷,他的女儿有很大几率是要去和亲的,即便他再怎么位高权重,也没法护住两个女儿。二姐儿留在了京城,这就意味着三姐儿是百分百会被送去和亲的。

  那一年,雍华年仅六岁。

  趁着年幼的雍华xing子尚且定型,当时还是廉亲王的泰安帝索xing下令纵然着她,不怕她脾气坏xing子犟,哪怕骄横跋扈都无妨,这和亲的女子,最要不得的就是逆来顺受。

  照目前看来,效果很好,甚至略有些好过头了。

  泰安帝犹记得自己刚登基时,事qíng一大堆,让他根本无暇顾及儿女。等好不容易事qíng缓和下来了,雍华已经长大了,今年十七岁的她,若再想将xing子彻底拧过来,除非下死手bī她。

  寻常人学规矩都能去掉一层皮,若是搁在雍华公主身上的话,那就不单单是脱层皮的事qíng,而是割ròu剔骨。

  千言万语只一句话,泰安帝他舍不得。

  正是因着舍不得,又不想坑众臣,万般无奈之下,泰安帝只能将目光瞄准了塞外。塞外各部的规矩都不严,雍华又是公主,到时候建个华丽大气的公主府,大不了就将驸马养着捧着,且有他盯着,雍华下半辈子也出不了错。

  “那……武将呢?”恭妃满脸的小心翼翼,其实她很清楚,自己这么说已经是逾越了的,若非她除却儿女外别无所求,也不敢如此开口。毕竟,万一被泰安帝怀疑她是打算借助未来女婿壮大娘家的势力,那可就太糟了。

  幸而,泰安帝很明事理,其实在正常qíng况下,他除了冰山面瘫外,并无其他缺点,只不过在极为偶尔的qíng况下,会跟着贾赦一起抽风而已。

  “武将?呵,朕当时倒是瞄准了贾恩侯家的那几个小子。可惜他下手太快,早早的给袭爵的长子定下了亲事,还是王湛的长孙女。”提起了已逝的老臣,泰安帝面上微微一滞,不过才片刻工夫就恢复如常了,“贾琮倒是尚未定亲,贾璟却是定了林如海的嫡长女,还有个小的,不提也罢。”

  “那……”恭妃yù言又止。

  “你想说贾琮?虽说朕跟他并不熟稔,却常听几位阁老提起,那贾琮跟他那混账老子截然不同,他是真正想要做学问,本身又天赋极佳之人。这么说罢,朕倒是觉得他同张淄潼张老先生类似,尽管尚未定亲,不过想来到时候贾恩侯也会给他寻一门耽美书斋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