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游龙[综+剑三]_作者:裁风(304)

2016-11-02 裁风 剑三同人

  唐惊鸿从雁门关往长安赶路的时候,裴元在万花谷也一直未曾放松对程灵素的寻找,甚至于唐惊鸿的那个猜测他也想到了,还托万花谷谷主向曲云打听了一下天一教残部的动向。

  这些天一教弟子原本也是五毒弟子,只是因为对汉人抱着极大的恶感,对曲云不服气,因而就算乌蒙贵败北,也依旧不肯归顺,可他们毕竟曾经也是同门,所以五毒教从不赶尽杀绝,最多也就是比较关注他们,或者说监视着他们,对于他们的动向也很清楚。

  不过可惜的是,剩下的这些天一教弟子实在非常安分,并无任何异动。

  唐惊鸿和唐无乐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刚好是裴元接到五毒教回信的时候,便也跟着排除了这个可能。

  可除了天一教……又有谁会盯上程灵素呢?

  唐惊鸿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程灵素来到大唐最大的风头,也不过就是尸毒解药之事,可这是件利民的大好事,就算因此看中了程灵素的医术,也不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把人请走——她又不是活人不医。

  唐惊鸿不由开始琢磨尸毒解药除了对天一教,还对哪一方不利,并且派出各方势力分别打探。

  然而短时间却一直没什么消息传来,思及程灵素娇娇弱弱的模样,如今被不知拐到了哪里,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她担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程灵素的消息尚未打听清楚,本以为已经安定下来的雁门关再出意外——葛尔东赞和独孤问俗死在了雁门北关。

  这两个人是奉安禄山之命率领láng牙军以及范阳jīng兵前来雁门关“协助”薛直及苍云军抵御叛军的。然而据活着回去的láng牙军所说,苍云薛帅似乎因为他们主帅副帅并非是汉人,而对他们十分不客气,态度冷淡敷衍,还多有侮rǔ,两位统帅咽不下这口气,在苍云堡连口茶都没喝,就连夜带兵返程了。

  然后夜里在雁门关外扎营休息的时候,两位统帅尽皆被暗杀,殒命雁门,而下手之人虽然穿着夜行衣脸上蒙面,但他们都认为看那身形,与薛帅很相像,甚至于两位统帅身上的伤口,也是苍云陌刀所造成的!

  还有更加隐秘的消息,说是苍云薛直之所以对láng牙军的两位大将这般不客气,乃是听了不知哪里来的小人挑唆,认为安禄山大人有谋反之心,甚至认为他们此次支援雁门关,是包藏祸心。

  安禄山一日内连发数十封加急奏折陈诉冤qíng,据说大明宫外光跑死的骏马便有好多匹。

  这十几封奏折的内容不一,不过基本都是安禄山血泪聚下的控诉:臣冤枉啊!臣一心忠于陛下,对陛下旨意不敢稍违,若非如此,臣大可放下范阳政务,连夜奔回京城亲自向陛下申冤了!

  玄宗皇帝本就倚重安禄山,又有杨贵妃从旁说着好话,相比较不苟言笑、铁面无私的薛直,安禄山明显更能讨得皇帝欢心。

  所以在了解了事qíng经过之后,他立刻便站在了安禄山这边,斥责薛直,并召他进京自辩。

  薛直虽然远在雁门关,但是被弹劾的qíng况并不少,虽然这一次葛尔东赞和独孤问俗死在了雁门关外让苍云军挺意外、同时也挺痛快的,不过清者自清,他们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不说以薛帅人品会不会做出这种事qíng来,单就时间方面就是冲突的——葛尔东赞和独孤问俗死的时候,薛帅人在苍云堡。

  但是实际上,事qíng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确实,薛直没有狙杀葛尔东赞和独孤问俗的时间,但关于他的行踪,基本只有苍云军本人知道,而苍云军是薛直的手下,证词无效。以李承恩和曹雪阳为首的天策军倒是也能为他作证,但是天策军无令擅自离开洛阳前往雁门关,虽说是驰援苍云,但毕竟不符合规矩,也便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皇帝的忌讳,也就是皇帝对李承恩也颇为倚重信赖,只口头训斥了两句,若要为薛直说话,只怕非但起不了效果,反而更引得皇帝忌惮。

  至于唐惊鸿和唐无乐……他们两个若是站出来,只怕直接就要被安禄山扣上个挑拨离间的罪名了。

  不过薛直好歹也是镇守北塞的一员大将,还是名将薛仁贵之后,这些年多多少少也都攒下了不少战功,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玄宗皇帝再怎么偏袒安禄山,也不能真将薛直问罪。

  所以最终是以抵抗奚人不利之名罚了薛直——主帅扣了半年俸禄,玄甲苍云军饷直接减了三分之一,既然苍云守不住雁门关,那便由láng牙军和苍云军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