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语文老师_作者:Aaron(330)

2016-09-03 Aaron

  孙平忍不住摇头叹息,孙平其实对“xing善论”是持怀疑态度的,他更相信“xing恶论”。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明白什么是“真善美”的话,那么他长大成人之后只会成为恶棍。孙平坚信,纪律、道德和法律这些东西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必然是对孩子的反复教育才会形成。而且孙平虽然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在很多方面他还是倾向于保守主义。尤其是在教育上,孙平坚信“严师出高徒”以及“教育jīng英化”。在孙平看来,大学教育只需要服务20%的人就足够了,剩下80%的人应该去接受专科教育、职业教育或其他类型的教育。

  回到家之后,郭阿姨看见孙平的脸色不是很好,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qíng。于是孙平就讲了刘伟奇和他妈妈的事qíng,郭阿姨听后道:“难怪你纠结了。那孩子的确太过分了,无论如何也不该威胁同学和殴打老师啊。你坚持的没错,有些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但有些孩子必须让他们接受一定的惩罚才能教育好。至于他妈妈,才是他孩子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

  或许有了家人的支持,孙平的内心才觉得好受一点。吃完晚饭之后,孙平回到书房里。刚好《母语》的编辑和孙平闲聊的时候,询问孙平有没有最新的创作计划。其实如果是一般的作者,编辑才不会催呢。以《母语》的标准,每个作者一年能有一篇文章在这里刊发就算是实力作者了。但是孙平呢?孙平的高产和高质量那可是全杂志社公认的。所以编辑也会时不时地暗示孙平创作,而孙平刚好想到了什么,“我刚好有个想法。你觉得如果我们将一群少年儿童放逐到一个荒岛上,你说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编辑原本还在开玩笑,但此时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孙老师难道又有新的灵感了么?”

  孙平没有答话,而是直接下线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孙平这次选择的小说是威廉。戈尔丁的首部作品《蝇王》,这是一部充满象征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小说。尽管是戈尔丁的首部小说,却让他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诺贝尔授奖给他的理由就是他的《蝇王》和《金字塔》。《蝇王》即“苍蝇之王”,象征着黑暗和污秽最终取得了人类社会的统治地位。故事讲述了一群少年儿童因为海难被滞留在一个荒岛上,起初孩子们构建起一个初步的文明社会,但随后因为一些人的私yù膨胀和一些人的妥协,导致这个文明的人类社会最终瓦解。活到最后的无一不是那些残忍、自私的孩子,而代表文明、信仰和智慧的孩子却在一次次斗争中失败并丧生。最后就在整个荒岛社会无法维持的时候,一艘军舰的出现拯救了这群孩子。

  其实孙平很想将那艘军舰给写没了,他很想将整个故事推理下去。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律法的限制,人类社会就会如同这个孩子构建的乌托邦社会一样,从理xing变成残忍,最后自我瓦解掉。不过既然自己已经写了《人间失格》那么黑暗的故事了,那么这个故事还是留点希望吧。

  第160章:软硬皆施

  《蝇王》在篇幅上来说只是一部中篇小说,因此孙平很快就完成了这部小说。不过他连同书稿一并寄过去的还有另外一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金字塔》,只是相较于《蝇王》,《金字塔》饶是有诺贝尔文学奖加持也被大部分的读者认为这只是一部泛泛的作品。其实就孙平看来,《金字塔》本身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完全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选择。但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偏偏遇上了更优秀的《蝇王》,而且相较于《金字塔》着力于爱qíng方面的描写,《蝇王》这种批判人xing和社会的作品自然更受到关注。

  孙平将书稿寄送过去之后,给自己的编辑林佳郡打了个电话说明此事。而林佳郡接到电话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打开自己的收稿邮箱,开始阅读起孙平的小说起来。当林佳郡看完《蝇王》的时候,已经是三小时之后。虽然林佳郡知道孙平的小说素来高质量,但是能让自己完全沉浸进去却不多。尽管《蝇王》中的qíng节很多让林佳郡不喜,可他不得不承认孙平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居然想到将一群被认为是“xing本善”的孩子放逐到荒岛上,让他们在上面自由建立人类社会。但这个社会的建立却是如此野蛮和缺乏理xing,而且孩子中那些代表善良与信仰的好孩子们却在社会的建立当中被淘汰、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