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姜希夷庄主软剑已出,眼见着立刻要飞身越上城头,挟住军官,却被萧大侠拦下。就在此时,身后辽军已到,那辽国皇帝还使出一手反间计,污蔑萧大侠此次前来诱宋人打开城门,使辽军长驱直入。
说时迟那时快,萧大侠两位结拜义弟灵鹫宫主人和大理段公子,两人飞身而起有如游鱼飞鸟一般,擒贼先擒王,直接拿住了辽国皇帝。
但萧大侠突然出掌,以掌力将两位义弟分裂开来,跟辽帝jiāo易,望以其姓名,换得宋辽两国数十年平安,若是不允,萧大侠愿与辽帝玉石俱焚。
辽帝心中再是不愿,可也更不想死,于是从箭壶中折出一支箭,双手一弯,啪的一声,折为两段,投在地上,示意与萧大侠恩断义绝,接着答允了萧大侠所言,转身离去,入阵前,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打工,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大侠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上两截断箭,运起内功,双臂一回,往自己心口cha去。
姜庄主见状如箭一般she出,运起掌力,想击下萧大侠所持断箭,可掌已推出,箭直入了萧大侠心口,已是万万来不及了。”
说到此处,年轻的说书先生长叹一口气,极为惋惜。
小酒馆中一位面目俊秀的黑衣少年拿起放在桌上的剑,唤来店小二结了帐,问道:“小二哥,你知道那太玄庄庄主姜希夷现在可在庄内?”
店小二哈腰笑道:“客官这可就问对人了,昆仑山下可就我们这对姜庄主最熟悉不过了,当年姜庄主第一次出昆仑,就在小店休憩过。”
那少年问道:“那小二哥可知道,她人现在是否在庄内?”
店小二用力点头,道:“昆仑这一片的人都晓得,除开二十多年前那次下山救援萧大侠外,姜庄主是每十年下一次山,其余时间都在庄内,许多江湖人在这段时间内去寻她,从来都没落空过,不知这位客官要上鸿蒙峰是做什么?”
那少年起身抱剑,大步往外走出去,笑道:“那些江湖人去找她做什么,我就去找她做什么。”
江湖传言不可尽信,虽然他还年轻,但是他也知道这个道理。自从他学剑学成后,下山从未遇到敌手,但所有人却说他的剑再快也不如一个人快,他的剑再好也不如那个人好,那个人就是太玄庄庄主姜希夷。
一个人说出这话不可信,话从两个人口中说出后就令人将信将疑,而第三人第四人,直到第十人都是这么说,那么他觉得他有必要去会一会姜希夷。
虽然他今年不到弱冠,但却是一个十足的剑术天才,至少他至今从未输过。他也认为自己的天才,因为一个人若实在是厉害,却还过于谦虚,岂不是令那些不如他的人难看?
江湖传言的确不可尽信,因为所有人都以为萧峰死了,但是其实他还没死。
当年在雁门关外,姜希夷身如闪电,双掌一起推出,以掌风掌力,将萧峰手中两截断箭生生移了位,那两截断箭虽然还是cha入了萧峰胸口中,却没有入他心口中。
姜希夷登时运内功,单手覆上萧峰至阳xué,以内力护其心脉,天璇连忙上前,为萧峰听了脉,轻声道:“庄主,能救。”
段誉虚竹二人恍惚之下,闻言大喜,双腿一软,直接跪坐在地上。
待到萧峰醒来后,已经不在雁门关外,而是在太玄庄内了。
姜希夷得知萧峰醒来,携阿朱前去见他。
阿朱那日见到萧峰在崖边自尽,心中大惊,几乎要支撑不住,见到他醒来,眼泪涟涟。
萧峰此刻见到阿朱,心中晓得对她不起,只抬起手为她轻轻擦泪。
待得萧峰痊愈后,便准备和阿朱一齐到长白山放牧隐居,走前,姜希夷对他说道:“你是大侠,我是剑客,你愿为苍生而死,这是你的选择,我不愿我的朋友死所以救你,这是我的选择,我不会对自己的朋友见死不救,你若要再死,我就会再救,除非我实在救不了你。”
萧峰笑道:“我以后要是再死,恐怕也是许多年后了,那时恐怕妹子你也救不了我。”
阿朱急道:“你现在不许说什么死不死的,以后都不许说了。”
姜希夷面上轻轻一笑,点了点头,送二人下了鸿蒙峰。
那日萧峰和阿朱所走之路,正是今日这黑衣少年上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