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老爷神色郑重,眼神轻蔑地看向贾赦,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拱手道:“大哥且慎言。娘娘既然已被封为太妃,与我等便是君臣有别,万不能再将以前的称呼挂在口上。不然,便是对老圣人,对皇家的大不敬。若是被旁人听到了,怕是要遭弹劾的,大哥可要谨记啊。”
哎呦!这倒是教训起老爷来了。
赦大老爷就看不得政老二这副古板端正的模样,当即便坏笑一声,道:“得,本来还有桩更大的喜事要跟你说说,不过看你这样子大概是不想听的。罢了,我走了。”
贾母一听说有大喜事,忙又唤住贾赦,不计前嫌地笑着问道:“好了,政儿不过是这样的xing子,话倒也没说错了,还不是为了你好。有什么大喜事还不快说来,让我们也跟着欢喜欢喜。”
方才贾赦说那事便很好,她们若是能有机会时时入宫,便能更了解宫中的形势。等日后探chūn再大一些,也能带着她进宫几回,说不得便能得着些造化呢。只是不知,贾赦口中更大的喜事,又是什么。
“圣上许了妃嫔们家中重宇别院的,能请旨归省。太上皇当时听了,便说元chūn也入宫多年了,也叫算上她一个。”赦大老爷也不吊他们胃口,说罢了便问道:“老二,你这当爹的也能见见闺女了,这是不是件大喜事呢?”
第七十八回贾母发话皆大欢喜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在荣庆堂撂下个大惊雷之后,赦大老爷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那母子、婆媳、夫妻三个震惊之余,坐在那儿面面相觑。
“老太太,这事您看……”是不是真的啊?王夫人最先回过神来,眼神有些殷切加忐忑地望着贾母,希望她能给自己个肯定的答复。
后.宫妃嫔能够大张旗鼓地归家省亲,这是历朝历代都少有的事qíng,至少王夫人是没听说过的。若是贾赦的话是真的,她的元chūn又能赶上这桩盛事的话,也不枉她对女儿这么多年的期望。
“这事事关皇家,他既然敢说出来,那便不会是没影儿的事。想来,朝中不几日便该有旨意下来了。所以,太妃娘娘能归家省亲的事,应该是确有其事的。”虽然很不qíng愿,但贾母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贾赦确实是整个贾家耳目最通明的那个。
知道了省亲这件事,贾母心中的想法也有了变化。
起先,她只觉得元chūn跟了太上皇,日后怕是没了希望。可如今想来,却也并非一定啊。太上皇前几年虽然差点没了,可如今瞧着身体尚好,近几年都不会有事。他老人家虽然已经禅位,可朝堂上的势力却还尚在,多少老臣都在那儿站着呢。有时候,便是今上说话都没他老人家管用。
如今,太上皇能在今上提起省亲之事时想起来元chūn,那想必是对她那孙女儿十分宠爱的。老夫少妻的关系里,少妻总是会沾些光的。这样说来的话,元chūn说不定也不是步废棋呢。有了她得宠的几年工夫,政儿许是能换到更好的位置上,宝玉的举业亦是可期啊。
再加上,她已经将探chūn养在了身边,这丫头倒是个难得有上进心的,人又出落得玫瑰花儿一样动人。等日后送进宫去,有着元chūn的帮衬,说不得便能在宫里熬出头来。那到时候政儿和宝玉的前程,便算是统统有着落了。
心中想着荣国府的美好前景,贾母的脸上便带出些笑意来。但她也算是个稳得住的,很快便将注意力转到元chūn归省这件事上。家中做妃子的女儿能够回来省亲,这是阖府上下的荣耀,可是轻忽不得。更兼之,元chūn乃是唯一的太妃,怕是更会吸引各方的关注和羡慕呢。
“政儿啊,此时宫里虽然还没明旨出来,但这事怕是八.九不离十了。咱们既然提前得到了消息,怎么着也得先准备起来,不然到时候动手的人家多了,抛费会高得多不说,就怕到时有什么准备得不周,让娘娘受了委屈,丢了老圣人和娘娘的颜面,你说呢?”
贾母一时间踌躇满志,将林家的事也暂且抛到了脑后,笑呵呵地跟贾政商量道:“方才说到有重宇别院之家,咱们家如今虽然没有,但紧着cao办起来,也不过是几个月的工夫便得了。太妃娘娘入宫多年,到如今才能回来一次,咱们这些做亲人的,可不能让她丢面子。”
贾政与王夫人闻言,皆是欣然点头。贾母一连两回提到娘娘面子、颜面,这也是他们心中所想。那省亲别院不但关乎着娘娘的颜面,更是他们荣国府的颜面,是万万不能简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