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农业大亨_作者:七彩鱼(270)

2016-06-01 七彩鱼 红楼

“不识抬举的东西!”宝玉恨骂一声,气得无话可说,跺跺脚,又嘟囔咒骂两句,在茗烟的催促下,没脸的走了。
琏二哥那里他断然不敢去求,只能忍下这口气,乖乖的去上学。
话说贾政得了风月宝鉴之后,便瘫在榻上起不得chuáng。辗转反侧一夜,jīng气耗费过度,加之他本就年纪大jīng力不足,这一下子几乎掏空了他所有。所以第二日一早儿,他便浑浑噩噩的睁不开眼,眼皮都抬不起来。
往日遇到这种qíng况,自然有丫鬟禀告王夫人,由王夫人打理人去工部送信请假。
但今日王夫人得知贾政起不得chuáng后,什么话都没说,只闷声念着佛珠,只木然的跪在佛祖面前念经。多少日了,她不问世事,如行尸走ròu般,吃斋念佛度日,每日在佛祖跟前忏悔。
大房纵然再风光无限,贾琏就是官拜丞相,王夫人的意气都不能被他们打倒。不管受到到多少屈rǔ,多少打击,她依旧可以挺身而出,为二房战斗。但除了休妻,自己的丈夫见死不救,毅然决然的抛弃自己,这是很致命最令人绝望的一击。
被休,这等奇耻大rǔ于她这位王家千金来说,不如去死。更叫人心寒的,是二十几年的夫妻qíng义被一朝抛弃,半点旧qíng不顾,说休就休。
面对如此绝qíng的贾政,王夫人又怎会去顾念他,他然无qíng,她自然无义。贾政爱怎么样怎么样,爱活活,爱死死,王夫人已不在乎了。
其实若在以前,贾政旷工一日,回头解释解释也没什么。偏偏今日,正好是他倒霉。
贾琏推行土地改革,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
农民们之所以没有土地,会变成租地住的佃户,究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农业受不起丁点的折腾。一旦出现旱灾,多数靠几亩田养家的农户们就会陷于贫困,为了生存,他就只能卖地换粮。没地只好租地种,再遇见灾害,jiāo不起租子,就只能破产流亡,朝夕不保。这是一个恶xing循环。
生产力和抗旱救灾能力的低下,再加一项病虫害,这些是导致土地破产的主要原因。
发展水利事业,降低旱灾对农耕生产的影响,是当务之急。所以在进行推广土地改革之前,兴修水利是必行之举。
建坝修渠这种事儿,就需要工部的人出马了。
贾琏便奏请皇帝,建议从今chūn开始在全国范围的修渠引水,灌溉民田。“此举一方面可减少水灾,一方面可以抵抗旱灾。土地丰收,国库充盈,有钱粮养军,便可封疆扩土,如此循环,自然越来越好。”
“你此话不错!”皇帝十分赞同。
贾琏怕皇帝太xing急,故而不能给他太高的期望。所以贾琏特意就qiáng调这个良xing循环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逐步造福子孙。
皇帝点头,“chūn种秋收,花开花落,都要有一个过程,朕懂这个道理。有生之年,若能亲眼见到此举造福百姓,福泽万民,朕就知足了。贾爱卿,你这个修水利的事儿朕准了,具体要怎么办你心中可有数?”
“可先在距京二十里玉州先行试验,若是可行,再逐渐推广至全国。”贾琏解释道。
“只怕国库的钱未必会够。”
“钱不需要太多,有地就行。”贾琏跟皇帝道。
皇帝挑眉,突然jīng神不少,他猜贾琏一定是又有什么新鲜的法子要说了,十分感兴趣。
“工部营造工程,花费主要由两方面,一是物料,二是人力。修渠的活儿不难,但很耗费人工,故后者花费高于前者。以往在人力花费方面,负责建造的,监工的,以及供饭的,皆是耗费。如果考虑在人力这方面节省,佣金不用钱算用地,这不仅会让朝廷俭省,对于那些赚到钱也很难买到底的农民们来说也是一件天大好事。”
皇帝一惊,“听起来不错,你再细说说。”
“国库钱少但田多,用良田来换人力是个很好的办法。再有,雇人为朝廷gān活,永远没有为自己gān活来得认真细致。若以田地作为佣金,让那些出力的当地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承包地方,不要求他们非要每天按时出工,只要能在规定时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便可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田。朝廷这边只负责要出几个人按时验收,再不需其它多余的耗费了。”
“臣之所以选择在玉州先行试验此事,是因为玉州离京近,方便了解qíng况。考虑到今冬玉州出现不少流民,qíng况最严重。再有,前段日子玉州刚查抄了两名贪官,抄进国库几万亩良田,正好可以用此来做雇工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