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琮来不救世_作者:凤绯楠(159)


“仔细想想确实很面熟。”徒祐自从可以自由出宫,脑海里有印象的人还真不少,瞥见霍家琮冥思苦想的样子,恍然大悟道:“琮琮,是常远啊,你家养殖场的常远。”
“常远,常寿,这两个人不会是亲戚吧。”霍家琮被徒祐这么一提醒就想到了那个有着严重脸盲症的常远,不过既然是他跟前的人应该都被查了个底朝天吧,“祐祐,看来你的暗卫很失职呐。”
躺着中枪的暗卫就来了个五个,目前当值的壬一只能苦着一张脸看向徒祐,“回九爷的话,这两人在几百年前确实是一家,现在可是十万八千里远了。”
“几百年前是一家?”徒祐想到常寿的出身,不怀好意的笑了笑,“常远这个人有必要在皇帝四哥跟前提一提了。”
“祐祐,你似乎忘了常远是我家长工了。”霍家琮捏住徒祐jian笑的脸,“还有,几百年前是一家给我解释清楚了。”
壬一看到霍家琮的动作下意识的龇了下牙,看着徒祐十几岁了还带着婴儿肥的脸颊是个人都手痒,背在身后的两只手互拧了一下,这才开口解救自个的主子,“霍少手下留情。至于常大人乃前朝开国功勋之一开平王常遇chūn的后人,那个常远亦是。”
“原来如此。”常遇chūn这个人霍家琮还是听过的,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善始善终的也就这几个了,不过几百年过去了还能生出两张相似的面孔,不得不说基因排列是很神奇的。
“那我就把常远报告给皇帝四哥了。”徒祐记得常远可是驻守过东北的,现在正是需要知己知彼的人才的时候。
“我觉得你还是先去信一封问问本人吧,方言那个人不适合从军。”霍家琮看得出来常远也不是个有大抱负的人,即使有也被军中错杂的人际关系弄得心灰意冷了,再加上方言体弱多病,恐怕再难出山。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徒祐也多多少少知道常远的事情,“不过也不着急,带我们班师回朝的时候再仔细商讨。”其实也并非常远不可,毕竟常远离开东北也好多年了,不过是想从常远口中知道军中的势力划分而已。
“那我们下一步做什么?”霍家琮不喜那费脑子的谋划,就等着徒祐这个未来的将军一声令下。
“当然是去前线了。”徒祐来西宁一是为了休整,二是为了西宁王之事,现在两事皆毕,当然要去支援前线了。
霍家琮点头表示无异议,“什么时候出发?”
“后日吧。”徒祐忽然想到了李卫,偏头问壬一道:“粮草jiāo接的怎么样了?”
“回九爷,李大人已经准备回京了。”壬一想到皇帝派了心腹来押运粮草就是怕有个闪失,如今送到了还有九爷看着,必会免除粮草不继的忧患。
“如此,壬一你下去传令给本王的护卫,后日准备出发。”徒祐看壬一下去传令,又向霍家琮询问:“琮琮,叛军现况如何?”
“罗布藏丹津退踞于青海柴达木以东的敖拉木胡卢,其手下的头目阿尔布坦温布正在伊克哈尔济负隅顽抗。”霍家琮边说边在地图上标注。
“我们到这里去。”徒祐看着地图,点在一个地方。
“布尔哈屯?”霍家琮看着徒祐手指所点的地方,将战线连在一起,会心一笑,“看来祐祐你对岳将军是满怀信心。”布尔哈屯是罗布藏丹津目前的大营,看来徒祐是势在必得了。
“不,我是对大顺的军队满怀信心,乱臣贼子必输无疑。”徒祐托着腮做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霍家琮不语,只是看着地图在心中计算路程,若想阻止罗布藏丹津西逃,必要急行军不可,但愿徒祐能撑得下来。
能撑得下来才有鬼。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高寒缺氧,少雨多风,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起码在三十度左右,现在正是乍暖还寒的chūn季,光那割面的chūn风都让人受不了。虽然现在他们距离柴达木盆地还很远,但是这高原气候就不是养尊处优的徒祐能受得了的。
“祐祐,你怎么样?”霍家琮再次庆幸自己拒绝了常寿给亲兵的提议,十来个人他还好料理,若是几百个人都困在这里,只吃食上他就无法保证。
“我高估了我的体质。”徒祐趴在霍家琮的背上,这一冷一热还缺氧的气候让他吃了大苦头。
“适应了就好。”霍家琮看着皇上点出的五个侍卫,心中暗想,这几个人若是在此次叛乱中全身而退,怕是会被用来驻守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