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可以,我觉得倭国这个地方作为第一站就很不错。”霍家琮想到倭国对祖国实行的奴化教育,就想让他们接受下汉文明的感化。
“没想到琮琮你的野心也不小呐,我一直以为琮琮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小日子的闲云野鹤。”徒祐意味深长的看着霍家琮笑了笑。
“人都是有野心的,而我的野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霍家琮才不怕徒家人的猜忌,尽管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不好,也不能改变他霍家琮身上的血脉,而他想要的是流淌着华夏血脉的龙的传人,能真正的成为龙的传人,而不是被人一直笑话为爪子不够锋利的巨龙,“我希望大顺子民的足迹踏遍世界,希望大顺在世界的顶端笑傲天下”。
“会有那么一天的。”徒祐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本想着给皇帝四哥做个一根筋的赤诚将军,可是现在有一条充满挑战却光明的路子出现在脚下,他情不自禁的就想去试试,他想亲自去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宽广。
霍家琮朝徒祐笑了笑,彼此心照不宣。虽然他经历过末世,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是在末世之前就养成的,因此有着感情缺失症的他并不在乎各种情感,不管是同生共死还是出卖背叛他都没有太大的感觉。就算到了大顺这个同历史走向相似的朝代,他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否则也不会从一开始就想着脱离贾家了。
但是在大顺生活了七八年之后,用西方已经实行的公元纪年换算了大顺的年份,再看到理藩院中所提到的世界,油然而生的就是改变历史走向的迫切。对红楼梦的漠然已然被打破,而适合大顺演变的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即所谓上行下效。
如果改变大顺是野心的话,那么霍家琮希望这种野心能称为燎原的星火,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改变,那才是真正的改变。
☆、第六十四回忽然告白
既然对未来的路有了大致的方向,徒祐对皇帝四哥让他抗倭的旨意自然是配合万分,顺便还向母妃询问了郑家的大小事宜,走亲戚却认不出人来可就乐大发了。
很快两个人就做好了出行的准备,徒祐自不必说,十九个暗卫全部带上了,霍家琮就没有那么多东西了,提个小包袱背上凤舞就随着徒祐出了京城直奔天津。
明朝时的倭寇从辽东到山东再到广东,基本把沿海的地方掠了个遍。而此时的天津却因着握在宗室手中的港口,戒备森严从而而避过了倭寇。辽东就不说了,倭寇知道满清和大顺正在对峙中,兵qiáng马壮的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去侵扰。
至于广东福建那里因着郑家军的驻守,也没有被劫掠多少。因此最严重的便是江浙地区了,更别说江浙本就是富饶之地,捞一把的油水可比其他地方更丰厚。因此郑家军留了多半的人镇守大本营,应江浙守军的要求带了一部分人共同抗倭。
“这次领军的是大伯郑克臧,听母妃说大伯方正有为,颇有曾祖父之风。”徒祐知道曾祖父郑成功是怕大顺迫害前朝遗臣而出海,后来赶走了荷兰人驻扎在了海岛上之后,发现大顺求贤若渴,数次派遣使者来岛商谈。
最后在曾曾能祖父的劝说下,才带着几分警惕归顺了,而大顺为表诚意直接将海岛的驻防jiāo给了郑氏一族,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郑家便可一直做这个封疆大吏。不得不说大顺的统治者还是颇有眼光的,有郑家驻守海岛,沿海地区安稳了不少。
霍家琮哦了一声表示自己听着,郑克臧什么的他是真的没印象,他也就知道郑成功和郑克慡这祖孙俩。而且提起郑成功他知道是个民族英雄,说起郑克慡首先想到的竟是鹿鼎记,这种反差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琮琮,我这正高兴见母家的人,你gān嘛心不在焉的,我不给你要见面礼了。”徒祐想到兄弟们都在京城的外家,再想到自己远在海外的母家,时不时的就为自己掬把同情泪,少收了多少压岁钱啊。如今能见到母家的人,那叫一个兴奋,偏霍家琮一点感兴趣的表情都没有,徒祐瞬间傲娇了。
“要什么见面礼?”霍家琮无意识的问了一句,其实早在看到暗卫带的火器时就开始扒拉自己的记忆了。这些壬字辈的暗卫带的是戴梓发明的连火铳,说到戴梓就不可避免的想到bào殄天物的康熙。连带的对清朝更添一丝厌恶,尤其是想到戴梓悲剧的一生和在乾隆时逐渐失传的连火铳。
若是连火铳被康熙重视,并大力发扬,也不会落到晚清时期买火器的地步。说什么是康熙怕汉人用连火铳造反,真是越老越胆小了,满清不还是从红衣大pào下抢了明的江山。再说连火铳这种东西没有戴梓的设计图一般人哪造得出来,真是越想越生气呢,不自觉的手中使力,便听到咔嚓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