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清白天也在宫中,晚上却趁夜带着团子上街看花灯。任翔身为皇帝,想要出门就得等宫中的活动过去之后,那样一来时间就晚了,于是就被这师徒俩丢在宫里了。皇帝陛下看着那对离自己远去的背影,不由得凄凉之感顿生。
自从上次惹了玄清生气,皇帝陛下的日子很不好过了一阵子,每天都被bī着喝羊奶不说,偶尔还得陪着玄清上练功房切磋一番。更可恨的是,林玄清这人居然还嫌弃他一身的羊膻味儿,压根儿就不给亲近,让皇帝陛下委屈得要死。还不是他比人家喝奶的!
这样一来,任翔的心情自然不会好到哪里,他不舍得向着玄清发火,那只好将火发到别人身上。本来,那枚汤圆儿是个好对象,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不是,可谁让汤圆儿有人罩呢。所以,皇帝陛下的恼火就只能另寻机会发泄了。
就比如,给那些看不顺眼的人家添点堵,下个绊子什么的。让皇帝陛下窝火的起因是林黛玉,而林黛玉又是荣国府的外孙女,荣国府的女儿又在宫里当才人。所以,现成的出气筒出现了。省亲归省亲,可什么时辰出发,什么时辰回来,还不是得听朕的。
其实,贾元chūn一大早就打算请旨出宫的。可那时候皇帝忙着公事,没空见她,让她等用过了晚膳再说,那时候应该有空。可还没等她用晚膳呢,太后娘娘又下了懿旨,要后宫的女人们陪着她老人家拜佛,那还有什么说的,赶紧去吧。
佛前这一拜,就到了宫中摆宴的时辰了,皇帝又说了,太后喜欢热闹些,谁也不许缺席宫宴,有什么事宴罢再说。等贾元chūn心急火燎地挨到宴罢,心想这回可算能走了吧?谁知道太后的兴致很高,又要皇帝陪着去御花园看花灯……一听这话,贾元chūn都差点哭了。
她入宫多少年,原以为再也没有能回家的一天,可谁知道邀天之幸,皇上怜惜她们离家多年,准许后宫省亲。能再见家中父老一面,她已经激动了好久了。可这省亲之行,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啊?!不过她也在心里安慰自己,皇家的规矩大,这也是应当的。
等到自己乘坐的大轿终于出了宫门,贾元chūn才算缓了一口气。想到就要见到祖母、父母,她便忍不住激动。当年,她离开家的时候才十四五岁,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已是七八年,也不知道家中父老已添华发否,也不知道宝玉可又长进了几分。
贾家的热闹,林玄清不感兴趣,他正领着团子在街市里东游西dàng的。如今正是承平之世,京都又是天子脚下,百姓生活倒也富庶,这从元宵节的花灯上也能看出几分。团子见惯了宫制式样的花灯,此时看见这些民间的,虽没宫里的jīng致,可却胜在多而奇巧,风格不拘。
算一算,这团子过了年就六岁了,林玄清再纵着他,也到了该进学的年纪了。任翔已经跟林玄清商量过了,等chūn闱过后,便将小东西扔到上书房去。皇子正式进学之后,就再不能轻松地过日子。林玄清想想小徒弟往后的悲惨遭遇,这些天便格外纵容这团子。
说到chūn闱,就不得不说说林黛玉的亲事。十二月初三,守了二十七个月孝期终于到了。原本林玄清是打算下一趟姑苏的,可既然已经把话说话开了,他便不想再做这个秀,只在侯府的祠堂里好生祭拜了一番作罢。当那时,林妹妹自然又是一通痛哭。
事了之后,倒是这姑娘主动跟玄清提起了自己的婚事,这真让他惊讶了一番。这个时代,可没女孩子主动提起这个的,估计也是这姑娘受了刺激的结果。两个人也没说上几句话,只不过让玄清明白了,这姑娘想要求一位似她父亲那样的良配。
林如海家中累代世侯,耽美书斋,直到他这一代才没了爵位可继,于是走了科举之路。这样看,也算是家道中落。可到底林如海是个争气的,一举得中探花,又成了荣国府的贵婿。家里有家底,本人有才气,相貌有不错,这就是林妹妹的具体要求。
正好,不久就是chūn闱会试。林玄清虽不是主考,可毕竟在朝为官,又是前科状元,亦有不少赶考学子上门拜见讨教。所以,他多少对这届的人才有所了解,很快也从其中圈定了几个对象。现在就等chūn闱过后,成绩出来时挑挑,然后便请任翔赐婚了。
现在贾家的老太太恐怕还想着外孙女变孙媳妇呢,可惜啊,她是看不到这一天了。玄清本还想着,若是绛珠仙子的叛逆期到了,一定要嫁给神瑛侍者,那他咋办?同意还是不同意?好在这种状况没有发生,林如海那样的还比较好找,至少每三年就有一位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