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锦鲤日常_作者:迷藏君(361)


  只是贾赦也不清楚,干脆写了个条儿夹在折子里让小吏给司徒琛送去。收到折子以后司徒琛也想了半天。虽然觉得太监似乎不能参加,但也不敢叫准,于是司徒琛写了本论述武举的折子。
  这样到时候拿着折子去问他父皇就不突兀了。毕竟选拔人才这么重要的事儿,吏部也不能在一边儿看热闹不是?
  “这事儿你大哥怎么看?”皇帝问完也觉得他问的是一句废话。太子身子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儿还需从长计议……老四你是寻摸到有身子残缺的好苗子了?”
  若非如此,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上面?
  司徒琛大方地承认了,并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父皇。皇帝沉思了许久,觉得挑选人才应该不屈一格。只要不是因罪判处宫刑,其余的“编外太监”都可以去参加。
  若是能挑选出来真正有才华的,那也是件好事儿。毕竟太监没根儿,没有妻儿子女,只能为大齐效力。
  在皇帝那儿得了准信儿,司徒琛便将消息告诉了贾赦,进而传递到几个孩子的耳朵里。
  既然能行,那就好好准备着吧。
  一边儿在翰林院学习,一边教贾琏和安喜写文章。时间很快到了年底,婉晴郡主在十二月十九那日顺利产下一子一女。
  头一胎就儿女双全,美得贾瑚走路都有些飘了。同时飘的还有贾赦与司徒琛这俩祖父与外祖父。
  俩人多少年都没吵过架,到头来因为给两个孩子起名字“吵”得不可开交。“吵”最后皇帝都看不下去眼了,让钦天监拟定了一堆名字,让贾赦和司徒琛去挑。
  “嗯……那就贾英贾芙好了,日后俩孩子再有孩子,名字也从这里面挑。”
  孙子孙女名字定下来,满月宴就不算什么大事儿了,于是司徒琛和贾赦聊起了不久后贾琏要去回疆的事儿。
  贾赦过年之前就将佩戴了多年的玉佩悄悄给了小儿子,心想多重保险下贾琏应该不会出事。
  佩戴了玉佩的贾琏一切都很顺利,很快就在回疆站稳了脚跟,随后就写了封信告诉他爹不用担心。然而就在贾赦刚放心了没两天,帮着司徒琛准备他的小孙儿抓周宴的时候,回疆的邸报传到了京城。
  要是没什么大事儿,司徒琛是不会手抄一份让小吏送过来的。贾赦还没开始看心脏就跳得发慌,打开信纸一看到上面“回疆反了”四个大字就觉得有些眩晕。
  不会有事儿的,一定没事儿的!

第150章
  不同于上次蜀王城地震, 这次回疆反叛的意义重大,贾赦可不敢再像上次那样一走了之。
  战争在即, 粮草的调动可有部分担子在他的脑袋上。
  不过调动粮草对于贾赦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以前他和司徒琛都在户部的时候, 他就辅助司徒琛弄过, 如今他一个人挑大梁倒也没什么难度。
  安南那一带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也不存在拆东墙补西墙来凑军粮的事儿。
  再加上司徒琛在信中的宽慰, 让贾赦放那颗紧张不已的心放松了不少。
  二皇子在回疆可不是稻草人, 在回疆经营这么多年,早就将不少大齐的力量渗透进去。
  所以说大齐早就有所准备, 哪怕立马开战也毫无畏惧!
  正当贾赦琢磨着万一等会儿皇帝陛下召见他,而他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宫里的太监跑了过来。
  “尚书大人快准备进宫吧, 皇帝陛下想要召见您呢。”
  事不宜迟, 贾赦深吸了一口气, 赶忙乘着马车去了皇宫。下了马车以后, 贾赦一边走着一边整理了一番官服, 并将乌纱帽戴正, 心中还在盘算着皇帝陛下等会儿都会问他些什么问题。
  “这回怎么不跑了呢?”
  皇帝在免了贾赦的礼以后,开着玩笑问道。只是皇帝有心情开玩笑,贾赦可没胆子开玩笑。
  而且连把实话全都说出来的胆子也没有。
  万一他在皇帝陛下面前说勤王殿下已经给他写过信告诉他没问题, 皇帝陛下不得更加怀疑他和司徒琛之间明明都已经不在同一个衙门还藕断丝连, 难不成是想沆瀣一气结党营私?
  “回禀陛下, 微臣觉得这一战大齐必胜!”贾赦在脑海里掂量再三, 说了这么一句听起来无懈可击的答复。
  如果皇帝陛下问他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贾赦就会回答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要是老天爷开个大玩笑,让大齐打了场败仗,这也只是他各人的猜测与希望而已。
  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然而皇帝心中也觉得这一战大齐是必胜的结局,所以也就没多和贾赦闲扯那些没有用的,直接让贾赦调动粮食到前线支援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