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锦鲤日常_作者:迷藏君(440)


  司徒琛觉得他想的这个理由还算说得过去, 冲着贾赦挑了下眉询问贾赦的意见:“总之先拿这个名头把密室修好了,至于日后改做他用就好说多了,也隐秘得多。”
  修建密室需要往外运土,而日后改建往里添东西就行。
  贾赦点了点头,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密室修建的多了, 到时候隐秘的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行,那就照你说的去做。密室修建得小一些,多修建几个,六个够不够?”
  “都修建六个了,就不差什么再修三个好了。”
  年底闲着也是闲着,贾赦便设计起了图纸。司徒琛说修建九个,贾赦觉得九个不好安排,直接在九间密室的基础上又添了三间密室。
  围绕着避暑山庄,东南西北每个方位都有三间密室。
  修缮避暑山庄只是司徒琛临时起意,眼下要办好的是三个孩子的百日宴。
  司徒琛端起手边儿的茶碗,闻了闻茶香以后啜了一口:“父皇给了孩子们一人一担面,大哥给了孩子们一人一担米,你说说这算什么事儿啊……”
  贾赦也一时间也没搞明白太上皇和理王这是什么操作,大概是希望孩子们以后吃喝不愁?这要是别人家的孩子百日宴,有人就送这些东西,怕是要被直接赶出门吧。
  “所以你就下了血本送了孩子们一人一担金子?”
  从司徒策算起,贾英、贾芙,再加上巧姐和她的三个弟弟,司徒琛一共赏赐出去七担黄金,然而七担黄金里有六担进了荣国府……
  怪不得要三更半夜过来。
  那些金子对于司徒琛来说不过是眨眨眼的事情,哄贾赦开心的事情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肉疼什么不存在的。
  刘裕一直在门外守着,见时辰实在是有些晚了才进屋小声提议司徒琛该回宫休息了。
  毕竟司徒琛晚上是悄悄溜出来的,要是明早宫人照常过来伺候的时候发现皇帝陛下消失了,那可是要出大事儿的。
  搞不好还会牵连到贾赦。
  司徒琛也没任性,起身吻了一下贾赦的额头便随着刘裕从角门直奔王府,再从密道里迅速回到寝殿,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三个孩子的满月宴是低调举办的,等到百日的时候司徒琛则是选择了高调进行。司徒琛送来的金子贾赦把其中一担分成了四份,这样摆出来就不算打眼了。
  在奶娘们抱着四个孩子出来的时候,太上皇和理王送给孩子们的东西也到了府里。由于有司徒琛提前通风报信,所以贾赦早就安排好了说吉祥话的人。
  急智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寻常人看到那几担米和几担面都会发懵,要是让场面冷了那就不好了。只要有人引导出来一个方向,顺着说下去就不会显得有什么尴尬了。
  太上皇和理王在盛京心血来潮地搞起了“种豆南山下”,这事儿并不是什么秘密,能得到太上皇和理王种出来的庄稼,这可是比真金白银还要了不得。
  真金白银那都是寻常物件,太上皇和理王的米面可还没有人得过呢。
  听着不同的吉祥话,贾赦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这一场百日宴,荣国府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贾赦可不是白往里扔银子的,根据宾客年龄段的不同,呈上来的菜品都不尽相同,贾赦美其名曰:“养生”。
  顺便推销了一番他新编写出来的关于养生心得的书。
  第二天一早,许多大臣在衙门里喝茶的茶碗里就增添了几粒平时没有的枸杞。
  这些事情自然有人整理好汇报给了远在盛京,打算启程去云南避寒的太上皇。除了几个孩子的满月宴以外,信中的内容还包括了司徒琛打算修建承德那座避暑山庄的事情。
  贾赦多少年以来都不按照常理出牌,能干出来在自己孙子的百日宴上推销新书的事儿,太上皇一点也不意外。
  “老四要去避暑山庄?那地方有什么好的,比起盛京的行宫差远了。”
  在太上皇的眼中,避暑山庄年久失修,和甄家费尽心思为了讨好他修建的行宫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盛京行宫修建好以后,太上皇迫不及待地去了一趟的原因。
  理王翻了翻贾赦编写的《养生心得》,心想他父皇说那话的时候不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么?
  盛京的行宫比承德的避暑山庄强上数倍不假,可他四弟也不能过来啊。这要是带着一帮人到了盛京的行宫,他父皇还有得休息?
  但这也就能在心里想一想,理王可不能说出来,质疑他父皇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