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锦鲤日常_作者:迷藏君(46)


  “因为以前大齐没有羊毛衣裳这种东西,所以对羊毛的需求量才巨大,鞑靼才愿意多养一些羊来换取布匹一类的生活用品。但大齐这边总有需求量饱和的一天,在大齐不需要那么多羊身上的羊毛,鞑靼换取不到以往轻松就能获取的生活用品时……”
  长久下去是会出大事儿的。
  但若是教会他们种地,他们就可以用粮食继续和大齐交换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了。粮食总归是不嫌多的,这样一来边境的隐患又能小不少。
  要是都能吃饱穿暖,谁还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掠?
  皇帝听了司徒琛的解释后长叹了一口气。
  理是这么个理,若是操作起来也能像说的这般简单就好了。
  auzw.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一点点改变,皇帝觉得他这一生怕是看不到众多鞑靼人挥着锄头种地的“奇观”了。好高骛远的不谈,皇帝和司徒琛谈了下当前的白糖和罐头的事情。
  为了避免白糖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到时候做罐头没白糖可用,所以白糖要先紧着罐头来,剩余的白糖留到第二年和新糖一起卖。
  白糖只要不受潮就能保存很久,司徒琛应下后出了宫。
  贾赦觉得今年搞出来好几样东西,确实应该循序渐进地来,免得手忙脚乱哪个都没搞好。既然皇上都发话了,那就先搞已经有经验的毛线好了。
  至于让薛谦收购的桃子,先少弄点够皇宫里吃的就行了。
  夏去秋来,等司徒琛的人不断从鞑靼运输羊毛回来,三皇子越发觉得事情好像不太对劲了。
  派出去的探子说司徒琛确实是在北边盖了个庄子,但规模寒碜得绝对不可能是给皇上用的,连皇子的规格都谈不上。
  “这个老四越发可恶,干脆叫人放上一把火,把他那堆羊毛统统烧成灰!”
  烧成灰都难解六皇子对司徒琛的恨意。
  三皇子对自己极爱冲动的弟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那毛衣是皇上要推向全国的,怎么能一把火烧了?
  如今甄家的力量都集中在给皇上修建避暑山庄,等明年甄家缓过来以后定要老四血债血偿。
  兄弟两个争论了两句便齐刷刷将目光投向他们的母妃。
  甄贵妃一直不发话,是因为她也拿捏不准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司徒琛那样谨慎的性子,不可能做出这样受忌讳的事情。”随便在边疆修个庄子,这极有可能被扣上一顶通敌的帽子。甄贵妃的意思很明显,这里面一定有皇上的授意。
  说到底,还是他们心急误判了形势。
  但那避暑山庄也不是白建的,皇上收到了一定会圣心大悦。至于这段时间,她先探探皇上的口风。
  甄家选择蛰伏,倒是让司徒琛的事业更加顺利了。入秋以后一罐罐黄桃罐头存入窖中,同时作为尝鲜的样品也送往宫中不少。
  司徒琛故意将罐头送到他母妃宫中,他父皇若是想吃,去他母妃宫里吃就好了。虽然皇帝猜到了司徒琛的小心思,但还是愿意为了那一口罐头去顺妃那儿坐一坐。
  一是顺妃宫里的罐头确实好吃,让皇帝觉得吃完甜甜的罐头心情会变好。二来最近甄贵妃的变化实在是有些吓人。飞扬跋扈半辈子的人突然学起织毛衣,开始有意讨好皇帝。反倒是弄巧成拙,让皇帝更不愿意去她宫里待着。
  毛线传入大齐各地后,迅速掀起一阵毛衣热。
  以往棉衣还得剪裁絮棉缝制,毛衣只需要学会编织就好了。而且以后改大改小也都方便,将毛衣拆了重新织就好了。
  就连官宦家的夫人,也没事儿织上一会儿解解闷。
  司徒琛站在门口望着天,贾赦一猜就猜到了司徒琛又在纠结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最近天越来越冷,毛线生意好得不得了。但天冷也就意味着流离失所的人要难熬了,每年都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
  “听说老太太最近在外面施了不少粥,就为了祈求上苍保佑贾政她媳妇肚子里的孩子顺利出生呢。”
  司徒琛向来鄙视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心中估算了一下这一年从贾政那儿罚的银子,让刘裕下去安排施粥的事宜。
  临近年底,司徒琛这儿也没什么事儿了,便让贾赦回去歇着准备过年了。
  一进荣宁街就看到有个小厮疯了似的从贾府跑出去,贾赦派个小厮去打听这是出什么事儿了。

第31章
  原来是贾敏怀有身孕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老太太高兴得立马派人去施粥的地方告诉负责施粥的人在锅里多加些米,想来个“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