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锦鲤日常_作者:迷藏君(87)


  贾赦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写好纸条后让人送到勤王府,再由飞回来那只信鸽传回去。
  这边信鸽刚飞走,贾母便在鸳鸯的搀扶下到了荣国府,还带了不少给儿媳和孙子的东西。
  看着老太太一副诚意十足的样子,贾赦也就没像以往那样往出去撵人。
  贾母对张氏这胎从开始就未曾过问,所以一直当张氏的胎相很稳,之所以早产全是因为王夫人。看到小孙子瘦瘦巴巴的样子,贾母的心里还是有一丢丢的愧疚的。
  不过很快就没了。
  就知道自己的母亲无事不登三宝殿,过来看看只是顺路而已,免得意图太过明显。
  “这事儿都是王氏不长脑子,和你弟弟无关。”贾母一开口将全部过错都推到了王夫人身上。
  媳妇早产这事儿和断了腿在京营里养伤的贾存周确实没有关系,贾赦摆出了一副“有事儿快点说”的样子。
  贾母虽然动了走甄家的路子,但实在是心疼银子。所以还是想先到贾赦这儿看看,琢磨能不能继续走“性价比”蛮高的四皇子的路子?
  “呵……”
  老太太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想得这么美呢?
  在皇帝陛下以及群臣面前丢那么大的脸,还有心思接着花银子找关系给贾政铺路?且不说要花多少银子,就说谁会给一个在马背上跌下来被皇帝陛下训斥的人安排位置?
  贾政不是觉得他读书好得不得了么,状元都配不上他么。干脆有点志气,直接辞官重新靠本事考科举得了。
  要是贾政能考上进士,还用贾代善临死上遗折为贾政讨个官?
  对于贾政的这次教训,贾母反省了一下。觉得王子腾尽管是贾政的内兄那也是两家人,一到关键时刻就现出原形。亲兄弟打断骨头起码还连着筋,只要她还活着老大不敢对贾政如何的。
  去京营还不如到老大的太仆寺……
  “少说别的,你就说能不能办,让政儿去太仆寺得多少银子!”
  谈到银子,贾赦的眉毛挑了一下。
  都说肥水不留外人田,让贾政到太仆寺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都是养马,在哪扫马粪不一样?
  不过贾赦没将话说死,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说等皇帝陛下避暑结束,二皇子回京以后他去问问。
  auzw.
  至于银子,就先准备着吧。
  贾母觉得事情似乎有戏,也就暂时熄了去求甄家的念头,回去准备银子了。
  听说小外甥突然降生,张夫人赶忙过去瞧瞧小姑子如何了。得知老夫人还在府里,张夫人果断去别的院子喝杯茶等贾母离开她再过去。
  “嫂子快坐,我和琏儿都无事,太医说养一养就好了。”张氏靠在床边,将脚踏在贾母先前送来的竹夫人上说着。张夫人见小姑子精神状态还不错也就放心了,在嬷嬷怀中又瞧了眼贾琏又放心一些,随后说起了张家那边的事情。
  张成济毕竟是长辈又是父亲,不方便现在就过来看女儿和外孙。虽然张成济这个外公这次没过来,但也让儿媳捎带来一块早就为贾琏准备好的长命锁。
  “父亲得知外孙早产,觉得还是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再过来瞧瞧比较稳妥。”
  排场什么的都不重要,万一折腾出病就糟了。反正有头有脸的人都随皇帝陛下避暑去了,贾赦和张氏也同意贾琏的洗三和满月都不大办。等身子骨养结实了,抓周的时候再大办也不迟。
  收到消息的司徒琛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虽然不大办,但该表示的也不能少了。更何况贾赦这个嫡次子还十分“抢手”,他也想早些为膝下的女儿挑个如意郎君呢。
  五千两对于现在的司徒琛来说就是一眨眼的事儿,将字条上盖上司徒琛的私印后绑在信鸽的腿上,很快勤王府的账房就会将银票送到荣国府。
  司徒琛这边信鸽飞来飞去,三皇子那边也一样没闲着。
  他虽然随他父皇出来避暑,但因为心里有火的缘故,避暑的效果在他身上一点都没体现出来。
  三皇子前些时候得知贾政从马上跌下来摔断了腿,又得知贾政的媳妇冲撞了贾赦媳妇导致早产……两件事儿加在一块,这兄弟俩的“结”就系得死死的了。只要这时候来个雪中送炭,贾家二房绝对会为甄家所用。
  若是贾母找上甄家,就按照他说的告诉贾母。
  只是等到天气转凉,皇帝决定再过几天就返回京城的时候,贾母依然没有递牌子进宫求见甄贵妃。甄贵妃觉得贾母这是瞧着甄家有些失势就不把甄家当一回事儿了,这样的“忽视”比宫里嫔妃的挤兑还让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