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鬼王看着的确不好惹,却不像是完全没有理智的样子。
逃进庙宇的女人吓得浑身打颤,大气都不敢出,拼命的捂着自己的嘴巴,生怕发出一丁点声音。如果是普通鬼王在瞧不见人的时候就该走了,根本就不会去动什么脑筋寻找。这位不同,他的眼睛四下巡视了一遍,瞧见了供奉案台上边缘一点蹭到的血痕。
他向女人躲藏的地方走过去。
瑶池心惊,连忙分了一点神力去阻挡,不管这位来历如何。她的地盘上是绝不会让鬼王放肆伤害自己的信徒的。
却没想到那一击打在鬼王身上,就如撞击在坚硬的磐石上般,没有撼动鬼王分毫。鬼王察觉到了源自神像的攻击,不过是个泥塑雕像,鬼王一拳便将神像打的七零八碎。
瑶池与庙堂的一丝联系因此而断。不过,在鬼王那一瞬间的攻击中,瑶池嗅到了一丁点熟悉的气息。
羲。
特有的带着冥河水汽的神息,除了羲就没有别的神了。
但是为什么?
一个杀虐极重的鬼王,怎么可能会和羲有关系?
此时的瑶池再也救不得躲入庙堂的女子会如何,而是匆忙联系昊天上帝,无论鬼王与羲是什么样的关系,鬼王在阳间大肆造杀虐,不能不管,有什么想知道的,等鬼王被抓后再查也来得及。
而羲仍旧对此一概不知情,反倒是酆都大帝先得到了消息。
只因魏十一在吞噬鬼魂时,刚巧漏掉了几只逃亡在外被鬼差发现拘入地府,其中一个便是魏老母。
魏老母眼高于顶,半生都在磋磨他人害人利己,嫁夫时仗着有姓有点小来头,对贫民丈夫颐指气使,怀孕时家里收成不好,占了大半粮食,趁着丈夫下田干活不给病弱的夫君老母饭吃,将一个淳朴良善的老婆子慢慢饿死。平时不积口德,瞧不起村里妇孺,常口出恶言伤人,且诽谤同村一美丽女子,毫无根据的以不检点来评价她,搅没了女子的大好姻缘。儿子有媳妇时乱立规矩,孩子生下后又故意令儿子将其弃之雪地荒野,骨肉分离。而后又擅自以神明的名义害人命,石虽死于猛兽之手,却与魏老母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在加上之后两个儿媳的死,前前后后罪孽一条条的数了下去,魏家老母不修德行,被判入畜生道,转生为母牛,一生都要在土地里耕作生小牛崽直到做不动活的时候被宰杀端上餐桌。作为畜生轮回百世,才能赎去一身罪孽。
魏家老母当然不干,吵闹着裁判不公,可阴曹地府那么多鬼神怎么可能任凭她一小小恶鬼胡闹,生生给压了下去。
听着魏家老母嚷嚷着僵尸和鬼的话,酆都大帝叹了一口气。
神荼问道:“可要将这件事告知羲?”
酆都大帝摆手:“告诉他做什么,如这鬼犯所言,魏十一已然成了鬼王,就是他也救不得了。还是不知道的好。”
神荼点头,沉默半晌后又道:“可是要入畜生道,先过奈何桥,这名鬼犯如此癫狂,会告诉他的吧。”
酆都大帝:……
哦,忘记这茬了。
第148章 过去
魏家老母的魂魄送去奈何桥时, 羲正在煮汤。
这个时候的奈何桥不像后世那样拥挤不堪,奈何桥上并没有排队投胎的队伍, 羲就有点闲, 想起被酆都大帝嫌弃的汤,羲决定要重新煮一锅, 证明他绝对不是料理废的神。
奈何桥边只留下孟姜女守着, 魏家老母来的时候是被两个鬼差牵来的, 来时一路都在骂骂咧咧,当孟姜女盛起一碗汤送到她嘴边时, 魏老母更是一头撞到了孟姜女的手上,呼喊着绝不喝汤。
因生前日子过得贫困,明明是已嫁的女子,孟姜女的身材却如少女般矮小单薄,似乎风吹般就能倒下, 且眉目温婉, 瞧着就像是很好说话的人。
魏家老母以为孟姜女好欺, 可她忘记了身后两名凶恶的鬼差,孟姜女不过一蹙眉,两名鬼差就狠狠给了她一脚,压着魂跪在地上。
孟姜女捡起汤碗道:“魏好, 犯罪七条, 判入畜生道百世轮回。牲畜不是那么好当的, 喝了汤, 你还能好受点。若是不想喝, 随你。”说着就将汤碗放到了桥柱上,示意鬼差将魂带走。这种情况下,不喝所受的痛苦要更重。
鬼差点头,提着魏老母就要往畜生道的方向走,吓得魏老母连声求饶,鬼差对视一眼,又将魂拖了回来。在这里,轮回转世喝汤才是规矩,哪怕要转生为畜生,一只拥有人的思维和记忆的畜生只会在阳间造成麻烦。
将魏老母撇在孟姜女面前,孟姜女重新盛了一碗汤递过去,魏老母颤巍巍的接过,做势要喝,然而在汤碗边缘即将触碰嘴唇的那一瞬间,魏老母猛然将汤泼在了身边鬼差的身上,将碗砸向孟姜女,夺路而逃。过了奈何桥就是投胎处,六道轮回,去哪里都比当个畜生强!若是能跳进人道继续为人,多了一世记忆的她绝对比之前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