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漫同人 >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_作者:凤初鸣(10)
贾府的学堂离家不远,属于义学,所谓义学就是免费学校,是当初始祖建立的,供贾氏一族中想上学却上不起学的子弟读书,费用靠族中当官的帮助,由年高有德的老儒任塾师,中午管一顿饭,有些与贾家沾亲带故的亲戚也来蹭学。
主持贾家义学的就是贾代儒,和贾母一辈的老头,辈份不低,摆在学堂很有震慑作用,至于教书育人方面的水平嘛……
可以想象,这贾代儒若是学问好,肯定中举考进士,就算点不了翰林入不了内阁,最不济也能外放做地方官,任上不出大错把资格熬够,至少也该做到布政使一级了,哪里还能屈就在一私立学堂当教师呢?
至于育人方面,看他把唯一的孙子贾瑞教成那副德性就知道了。
贾环还没见贾代儒就在心里给他定了位,想着就算这老头水平不咋地,给他启蒙也足够了。当即小厮取红毡,贾环行过跪拜大礼,算是完成拜师仪式。
贾代儒先立了规矩,学堂有学堂的规矩,学堂的规矩就是,要听师父的话。
这学堂里除了贾氏族中子弟,还有亲戚中的子侄附学的,年龄有大有小,属于混合班。
只是这年龄不等,基础不一,学生的资质和进度也各不相同,如何教学?
贾环头次入学在一边旁听,一边暗自观察,一天下来,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首先,学生挨个把前一天的作业交给先生检查,这作业就是背书写字,先生检查学生写的字,写够数了便罢,写不够,那就不客气,戒尺啪啪打下来,打得学生五官移位直掉泪珠。至于写什么字写多少,视学生年龄进度,先生有不同要求,并不是一刀切。
然后是背书,视学生基础不同,分别让背《三字经》,《千字文》,以至四书五经,背几十字到上千字不等。
到了午牌时分,贾环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闻到西厢房的小食堂传来饭菜香味更是感到饥肠辘辘,可是先生没说下课,谁也不敢走。
最后轮到他了,贾代儒简单问了他认几个字会背什么书,贾环答了,如命背了几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靠着前世记忆,他只记得这些,贾代儒听他背得虽少,却是背得流利不磕绊,满意地点点头,给他一张贴,上面有十个字,布置下作业。
“今天回去把这些字每个写四遍,三字经背下二十句。”
贾环接到作业觉得很悲摧,真把老子当小学生啊,现在非常理解高中生柯南变小后不得不在小班背诵乘法口诀表,还被迫和那帮小屁孩玩捉迷藏的心情,真是人生如大茶几,上面摆满杯具。
好在可以散学吃饭了,贾环顾不上哀悼自己的杯具,急忙跑到小食堂吃饭,学里的饭菜自然比不上府里的,但是饥饿之下觉得味道很不错。
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贾宝玉和秦钟两个窃窃私语:“这学堂里的饭食好难吃,我回了老太太,明个儿自己带点心来。”
贾环心里冷笑:“好个一点苦都吃不得的公子哥儿,只怕再过两天连学也不想上了。”
很快,学生们都吃了饭,贾环注意到角落里一个少年吃得很慢,然后把桌上剩下的馒头和自己吃剩的半个油饼用布包裹了藏在怀里,一边藏还一边偷眼看着有没有人注意到他。
贾环无意中瞥见,心里阵阵发酸,想必是个贫寒家的子弟,来这里读书混一顿吃,还要惦着家里的亲人没有吃的,所以裹了馒头带出去,可是他这年纪正是敏感的时候,心里不知是如何煎熬的。
和贾宝玉一心为女孩儿着想不同,贾环对这种贫寒的学子很有同情心,再看他举止沉稳,身上是洗得发白的旧衣,小小年纪却有点与众不同的气度,很想结交他,帮他一把又怕伤了他自尊,只得凑上去没话找话东问西问。
一问得知,这孩子名叫陆霄凤,今年十岁。
“哦呀……”贾环吃了一惊差点被这名字咬了舌头,再听他详细介绍才知道他的大名是凤飞九霄的意思,很有气魄的名字,可知其志不小。
这孩子跟那个什么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差不多,也是贾氏族中不知哪一房的亲戚,没钱上学,所以来贾氏家塾附学,父亲早亡,家里只有一老母,母子相依为命,日子很艰难,全靠族人帮衬。
这种仰人鼻息的辛酸就算他不愿意说,贾环也可以想象得到,也不再细问,只向他请教学问上的事,两人一来二去居然熟得象秦宝两个。
午后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又开始上课,上午是检查作业个别授课,下午是大讲时间,是全班一起听讲,内容是封建社会标准教科书,也就是四书五经,对于刚入蒙的学生,这是正式学习前的熏陶,对于学过的学生来说,这算是复习一遍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