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漫同人 >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_作者:凤初鸣(247)
召见地点不是乾清宫,而是内廷以西的养心殿,表示这不是正式的接见一国使臣,而是作为会友性质的私人会面。
皇帝看巴加里等人穿着中国襦衫,十分欣喜,命赐坐赐茶。萧景在旁边陪坐,贾环当翻译,向皇帝禀报:“其实沙先生来中国已经有好几年了,对中国文化十分仰慕,中国话也说的好,巴先生的汉语说的不好,为妨他们辞不达意,允许微臣充当翻译。”
皇帝很高兴:“朕的状元郎果然是奇才,连洋话都懂。”
然后宾主开始谈话。皇帝首先问了金鸡纳霜的事,太医院这么多高手都治不了疟疾,却被洋药治好了,所以皇帝很感兴趣。
医生亚当约翰介绍说:“金鸡纳霜,印加语称为奎宁,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那里有种树叫金鸡纳霜,从树皮中提炼出来的就是这种药,当地人称为生命之树。是非常稀有少见的药,被当地人视人珍宝。后来移植到印度尼西亚,产量才略高了些。”
见皇帝不懂,贾环展开西方传教士编的《坤舆万国全图》,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这份地图将对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学发生极大的影响,北极、南极、地中海这些词汇第一次传入了中国。贾环激动的手都在发抖。
皇帝却不信:“我中华怎么会不在世界中心呢?”然后用手比划,在中国人的宇宙观里,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中国在世界正中心,占好大一块,其它国家象小米粒一样围在中国旁边。
贾环觉得好笑:“我们所居的大地是圆球形,无所谓什么世界中心,这地图是多少人飘洋过海,实地堪查绘出来的。皇上不相信,可以派人坐船出去,从广州东门出发向东走,绕了地球一圈后看最后是不是从西门回来。”
然后沙勿略拿出准备好的地球仪,现场演示地球是圆的。
贾环又打出容易理解的比方:“比如皇上在奉天殿前隔着广场看见一个人走过来,看的是他的全貌,对吧?可是如果前面不是平整的广场,而是一个圆坡,那么皇上见到的必然先是他的头,随着那人的走近,才能看见他的脖子,然后是身子,最后是脚。在大海上也是这样,出海的人看见对面有船过来,首先看到的是桅杆,然后是帆,再次是船舱,最后才能看见整个船。”
连演示带比喻,皇帝终于有点相信地球是圆的了,又觉得奇怪:“你又没出过海,你怎么知道?”
贾环面不改色地说:“臣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皇帝追根究底:“什么书?”
“这书叫《十万个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奇书,包含天地间所有不解之秘都可以在其中得到解释。”
皇帝和萧景面面相觑,表示没听说过此奇书。
贾环解释说:“这书是臣的徐师父教授的,至于书嘛,可惜被焚毁了。”
“如此包容天下所有知识的书怎么会被毁掉了?”萧景顿足觉得可惜。
“因为里面有些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有冲突。俗话说,理不辩不明。西人遇上意见分歧,处理原则是: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要维护你说话的权利。而中国人意见分歧时,采用的原则是:我不同意你说的话,所以我要封你ID……啊,不,是封口。利用手里的强权剥夺对方说话的权利。我国有很多知识比洋人的先进,只可惜就这么毁了。”
贾环表示万分惋惜,这是真惋惜,中国的确有无数凝聚智慧的典籍毁于战火或是强权之下。
皇帝也觉可惜:“有些人就是霸道,说不过人家就不许对方说话。”
萧景也说:“应该下道旨意,允许百家争鸣,鼓励学者各抒己见,不许以言治罪。”
巴加里和沙勿略又展示了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编制的鲁道夫星表。
“这个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环形山和黑海,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和土星光环以及太阳黑子。”
提起伟大的自然科学,沙勿略脸都兴奋地发红。可是皇帝对什么木卫四,太阳黑子啥的不敢兴趣,拿着望远镜登高一看,居然看到宫门外的守卫将军在干什么,很有趣。
贾环看见这代表当时最先进科技的东西被达官贵人当做玩具,只能无奈摇头。
皇帝玩的很开心,收下了洋人送的望远镜,玻璃器,气压表和火枪之类的东西,回赠以金银玩物,又见天气日益寒冷,又额外赐貂裘暖帽等物。
贾环趁机提出给洋人赐官衔的事,皇帝现在正宠信他,又对西洋物感兴趣,于是下旨任命沙勿略为钦天监监副,亚当约翰为皇帝治病有功,封太医院医士。然后又奖赏有功人员,杨彬在皇帝重病期间稳住了宫里局势,官高无可封赏,加封其一子。贾环献药有功,升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照旧在部里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