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七五同人)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158)


  旁边的人都吓傻了,拉着云雁回,“雁哥儿,你冷静一点……”
  这时包拯方慢悠悠地出来,赶在主簿要开口之前说道:“怎这么不懂事,左右,将他扠下去重罚。”
  “有!”王朝和马汉吼了一声,就上来架住了云雁回,把他往外扯,一边扯一边挤眉弄眼。
  主簿其实很想问到底罚什么,但是包拯刚升了权知开封府,正是炙手可热,在他面前还是安静如鸡的好,于是憋住了,眼睁睁看着那小子被扠了出去。
  王朝和马汉把云雁回拖到外面廊下,就将他放开了。
  这两个牛高马大,方才一左一右拖着云雁回的手,几乎把他整个提起来,这会儿松开了,云雁回还得整整衣服,抱怨道:“真当我是叉烧啊,还扠出来……”
  马汉:“叉烧是什么?好像没吃过。”
  云雁回:“叉起来烧的肉。”这时候还没发明出来的菜,当然没吃过。
  王朝看看他,说道:“雁哥儿今日好像有些暴躁啊。”
  云雁回之前在房间里和主簿对吼的气势全没了,蔫蔫地往台阶上一坐,“嗨,什么暴躁啊,都是套路,公孙先生叫我对枢密院的凶一点的,否则岂不是被他们压住了。府尊有顾忌,就得咱们下面的人表态。”
  王朝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雁哥儿一反常态,若是平时,他早就好茶好水的上来,先和人侃个开心了。
  房间里面。
  包拯:“虽说小子无状,但也并非未表达出开封府上下的意愿。”
  主簿讪讪道:“是真的只借一段时间,您莫要听那小子乱吼,绝不会有借无还的。”
  真是,把他们枢密院当什么了,土匪吗?
  包拯说道:“借是真的不能借的,开封府上下几百张嘴,离不开啊,但是为使节们置办接待的席面倒是可以。蔬果可以由开封府提供。”他十分大方地承担了蔬果,也是如今开封府富裕了。
  使节们抵达那日,通常是最人仰马翻的,开封府把餐饮接手过去,也能叫他们轻松不少。按惯例来说,除了辽国一般是官家赐御筵,其他的使团接风洗尘都要归外交部门来负责。
  主簿其实心里也有个底线,听了之后掂量一下,说道:“多谢府台,那此事就有劳开封府了,不知到时有新菜否?”
  开封府的新菜,现下可是闻名汴京。中秋晚会上一道蟹酿橙,只供应了当晚,被有的官吏转卖,从而为人所知。到了重阳节时,就已是满城的仿照品了,只是还无人能做出开封府的味道,肖似其形罢了。而且开封府还特别有骨气,说好了中秋特供就是中秋特供,后来再不做了。
  ——若是有人知道真实缘由大概会吐血,云雁回本来有打算开放的,是包拯说太浪费了,要节约。
  听了此人的话,包拯沉吟片刻,吩咐道:“新菜还真由不得本府决定,来人啊,去看看云雁回那边完了没有,若是完了,传他上来。”
  主簿傻乎乎地看着包拯,还在想云雁回是哪号人物,就见先前指着自己鼻子大骂的小子一脸不爽地被搀着进来,嘴里说着:“府台何事?”
  包拯:“本府已经同意接待各国使节入京时的席面,便不必将厨子出借到年后了,只是礼房想知道那日会不会有新菜。雁哥儿,你能想几道出来么?”
  主簿:“…………”
  云雁回斜着眼睛看主簿一眼,阴阳怪气地道:“哦,新菜啊?”
  主簿:“………………”
  云雁回:“有的啊,我刚刚就灵机一动,想到有一道菜很适合。”
  主簿顿时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年轻人如此大度,且公私分明,即便受了气,也没有罢工。
  包拯:“速速说来。”
  包拯心里其实也比较纳闷,这样子,好像不像他认识的云雁回啊。
  云雁回一副真被重罚过的样子靠在王朝和马汉手里,望了望天花板,“叉烧肉咯……”
  王朝、马汉:“……”
  主簿和包拯第一时间还没想明白,随即很快联想到包拯说的那句“扠出去”,然后脸色顿时就精彩万分了。
  云雁回:“这叉烧是个岭南商人教我的,那边和京内一样好甜口,所以叉烧也是甜咸口。是以猪肉为原材料,取猪肉身上不过两条的最鲜美的里脊肉,腌渍后叉起来烧烤,涂上蜂蜜或饴糖等物调味。”
  主簿的脸色轻松了一点,虽说仍然很有嘲讽意味,但他没想到,还真有这个菜……
  包拯满意地道:“有就好,只是还需多多益善,用些别的肉。”
  云雁回知道他说的是羊肉,猪肉对于贵族阶层比较还是有点不够看,应了一声,“府台放心,只要不将我们的厨子抢走,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