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七五同人)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351)


  反正沈家人是挺开心的,虽然沈括要留在汴京了,但是,谁不想留在汴京呢?
  所以,其实是双喜临门了。
  到了交班的时候,赵允初来开封府找云雁回,两人一起出门,一路打听了一下,因是稀奇物件,很快知道毛氏在太学。
  到了太学附近,果然,毛氏正在那里摆摊,摊位上堆了很多商品,有普通版也有豪华版,豪华版的手套、耳罩、口罩什么的,都是夹了丝绵的。而且,她还提供量体定制服务。
  毛氏的两个小女儿“全副武装”,穿戴着她们家的商品,在摊位前面招揽顾客,很多人都被她们身上的防寒物品给吸引了。
  既实用,又有趣,有的可爱有的逗趣,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
  太学学生众多,外面有条街便聚集了很多商贩,热闹非常,所以这里虽说学生客人最多,但是什么样的人也都有。
  毛氏的商品卖得很快,不时还会有人来定制,甚至有一个学生,就坐在一旁,随时等待给人的口罩上画上不同的表情或者是图案。不知是她们雇的,还是双方合作。
  站在云雁回和赵允初这一方,可以看到很多刚刚买了东西的人,迫不及待地戴上了。
  于是,这条街上就充斥了各种头顶各种动物耳朵,或是被胡萝卜、刀枪剑戟甚至板砖等各种物品“穿脑而过”的人。
  还有半边脸上的口罩有各种表情的,猫咪嘴有之,龇牙咧嘴有之,流口水的有之,甚至要有浪荡衙内的口罩上画的是撅嘴亲亲的。
  一些正经的太学学生,则只是戴着毫无花哨的五指手套而已。
  偶尔竟然还有“狂生”的口罩上写着“月考第一”……
  这些物件,写作防寒,念作卖萌,受到了汴京人的一致欢迎。
  现代的物品再次在北宋人民身上复苏,然而却毫无违和感,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民,就是这么标新立异,就是这么追求时尚!
  ……
  过了好一会儿,看到毛氏面前好容易有了空隙,云雁回方走了过去,站在摊位前,还未开口,毛氏已经认出来了。
  毛氏盈盈下拜,“恩公。”
  “毛娘子不必多礼。”云雁回避开了,笑着问道,“生意可还好?”
  毛氏眼睛都红了,说不出的感激,“好呢,若是没有您的主意,我一个月也卖不了这么些东西。对了,有绣坊在找我,希望我去绣坊,而且将这些放在她们那里大量制作。”
  “那你还在这儿?”云雁回问道。
  毛氏不好意思地道,“这是您传授给我的技艺,我怎么敢擅自售卖呢。若只是去工作倒也罢了,但是要卖这些做法……”
  “可是,这些很容易仿制啊。”云雁回失笑,“她们也不过是顺便附加一下罢了,即便你不去工作,日后也会仿制的。”
  云雁回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不了,若是给了你一笔‘专利费’,你分给我就是了。”
  毛氏一听,这才答应。
  她看到云雁回虽然戴着耳罩,但是身旁的小哥却空空如也,连忙从面前的商品中翻出两套口罩、手套,和一副耳罩,递给了他们。
  云雁回也没推辞,但是他只要基本款的口罩和手套,然后嘿嘿一笑,对赵允初说:“你叫人给你画个嚎啕的嘴吧。”
  他啊,开始笑话起赵允初的爱哭了。
  

第167章 防寒利器(下)
  赵允初被云雁回嘲笑了, 倒也没生气,反而说道:“那雁哥儿的口罩上,是不是要画尖尖的鸟嘴呢?”
  “哈,”云雁回说,“对我一点伤害也没有。”
  这甚至不能称之为反击了, 没有任何力度, 他才不会因为别人拿自己的名字说事而有很大反应呢, 至少不是这个程度的——想想“雁肥”和“阉割儿”吧,那才叫狠呢。
  “唉,不画嘴也行,写个‘傻白甜’吧, 你看那边还有人把自己得‘月考第一’写在上面呢。”云雁回笑哈哈地说道。
  赵允初:“……”
  赵允初:“我生气了!”
  云雁回笑嘻嘻地看着他。
  赵允初伸手将口罩挂在云雁回脸上,便把云雁回得意的笑容给遮住了,然后他自己看了一下,从摊位上找了一个兔耳朵的耳罩, “我要这个可以吗?”
  毛氏忙点头。
  云雁回看看赵允初脑袋上的兔耳朵, 再摸摸自己的胡萝卜, “……太狠了!”
  这简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耳罩上有兔耳朵的大理寺正,还能看吗?
  云雁回要赢,可能得换个大灰狼的了,然而他看了半天,也并没有大灰狼款的,只能悻悻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