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七五同人)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577)


  云雁回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之前那么说可是玩笑话,为了放松大家心情的啊,怎么双宜还真惦记上了?
  最后双宜拍板,要叫孩子沈凉,西瓜别名就是凉瓜嘛,没有直接以瓜为名,但还是包含了这个意思在里面,又不会像沈西瓜那样叫人发笑。
  沈括想了很多有文化的名字,现在被双宜打败了,他垂死挣扎道:“这个名字,也就比沈西瓜好那么一点点……”
  “想开点吧,”云雁回就没见沈括赢过双宜,他拍了拍沈括的肩膀,“你往好处想啊,瓜瓞绵绵,这个寓意还是很好的。”
  郑凌捧着脸道:“凉字倒是能看出来,与我同辈,哈哈——那小名到底还叫不叫瓜瓜了?”
  沈括甚是悲愤:“不叫!不叫!”
  ……
  第二天。
  赵允初:“瓜瓜醒了吗?我能远远看一眼吗?”
  宇文昫:“恭喜沈兄,看来瓜瓜要和我们家柔奴做亲了,媒妇不是都说么,女大三,抱金砖啊。”
  云雁回:“嗨,我觉得这都是注定的,我决定分一半西瓜地所有权给我的宝贝外甥瓜瓜。”
  了然:“瓜瓜的八字,是相当好的……”
  沈括:“………………”
第263章 洗三朝
  沈家喜获麟儿, 三日后, 正是婴孩洗三之期, 不少亲友携礼来贺。
  洗三、满月、抓周等等,都是在小孩某个年龄时的仪程,因为旧时小孩夭折率高, 所以总免不了在这样的庆祝中多加一些迷信祝福。
  上到皇家,下到普通百姓,都是要洗儿的。
  到了这一日,亲友云集,主家会用草药煎香汤给孩子沐浴, 宾客们则要往盆里放钱财, 这个叫添盆。还有种种繁琐礼节, 皆是寓意美好,包括怎么洗孩子, 都已经有了完整的手续。
  这个习俗是在唐朝成熟的, 唐朝一度盛行佛法, 这沐浴香汤, 不正合了佛教仪轨,与现在浴佛日给佛祖沐浴香汤的做法是一样的。实际上,也真有些人家若恰逢佳期,索性就在寺庙里求浴佛水来洗儿。
  沈括他们家,也算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读书人一多,还得多一个程序,那就是大家一起来写洗儿诗。
  说白了,也就是普通人用白话祝福婴儿,他们则写成诗……其中自然也是充斥着种种美好的祝愿,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苏胖子后来给儿子洗三时,就写过一首与众不同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瓜瓜洗三会之时,前来道贺的友人们也多有写诗祝福的。
  云雁回作为一个非典型文盲,自然不会凑过去写诗,他就专注砸礼物就好了。
  洗三来的通常都是关系比较近的亲朋,饶是如此,这日来的人也够多了,好在双宜他们还未回自己家,而是准备在大相国寺这边的家里坐月子。
  生产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云雁回希望双宜这个月子不要局限一个月,最好调养到身体最好。他雇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妇人,帮着一起照顾瓜瓜,以便让双宜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宾客这一边呢,大家为了更好地写洗儿诗,都在问关于小孩的讯息。
  沈括有点不好意思,含含糊糊地表示,反正就是半夜生的。
  再问为何孩子起名沈凉呢,沈括又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虽说现在姓名已经成了既定事实,改也没法改了,但是还有那么一点审美坚持的沈括,内心还是有些挣扎的。
  大家一看,这显然是里头有故事啊。得,还是别问他了,问小舅子去吧。
  云雁回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述了一下,双宜产前欲食凉瓜,姐夫星夜摘瓜,结果吃完孕妇就要生产了,故而给孩子起名叫沈凉,乳名瓜瓜。
  一听之下,大家伙纷纷起哄。
  “原来是这样,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凉乃通谅,是诚信之意!”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孩子甚是壮实,瓜瓜这个乳名也极好,朗朗上口,含义又佳。”
  “存中夫纲不振……”
  这一句说完,众人都看向此人,他发现了亮点啊!
  沈括不满意这名字,显然名字不是他起的,沈家长辈又都在外地,这名字是谁起的,一目了然。而即便沈括不满意,孩儿还是叫了这个名字,这不是夫纲不振是什么?
  原来沈存中其实惧内!平日叫他吃花酒也不去,还以为是太醉心事业,现在可破案了!
  沈括的脸顿时灰了几度,“……”
  看这些人兴奋的样子吧,恐怕沈括解释也解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