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仅仅让自己的作为人质是不足以赢得皇帝的赏识和恩宠的。
由此,阿里和卓想到了联姻,想到了自己那个被预言为贵不可言的女儿。
因为当年的预言和含香本人的神异,阿里和卓一直对她视若瑰宝,不仅自幼就专门请人叫她天朝礼仪,满汉语言,更加教导了她任何在深宫之中存活争宠的能力。
多年的教养和阿里和卓的保护,含香二十七岁都未能出嫁,只为了族人的希望和家族的利益!
宫门之前,揽下迎接新疆阿里和卓一行的两位皇子循贝勒永璋和四皇子永珹都早早率领队伍部好仪仗等候了。
原本以阿里和卓的身份是不配让皇子亲迎的,但是此次阿里和卓前来朝圣是大清为了安抚回族各部,要设立一个大清重视回部的典型,这才让两位皇子前来迎接,以示恩宠。
“怎么永璠也来了,你不是一贯不喜欢参加这种大型的仪仗么?”四阿哥永珹奇怪的问着骑马在他和永璋身后的永璠。
永璠嘴角勾了勾道:“听闻阿里和卓此次会带和卓部圣女进京朝圣,前个听兆惠将军谈起回疆轶事,据说这位公主在回疆可是鼎鼎有名,不仅有倾国之貌,更是天赋异禀,身带异香,永璠自然想要瞧个稀奇。”
其实在琼瑶NN的还珠原著之中,香妃的剧情是最令他无法释怀,也是最为觉得荒谬的一段,简直就是众多NC共同发威才能够演绎出来的传奇!
先说这原著里的阿里和卓吧,既然在回部诸王中是最先降清的,想必也是个有脑子,懂谋略的人物,怎么会送来那样一个女人?自古以来,凡是想要靠中原大国王朝的庇佑取得民族安宁的藩王,为了加强政治上的联系送女眷来和亲,无一不是慎之又慎,唯恐出了一点差错,为举族惹祸!
来和亲的女子政治意义往往要大于一切,不一定要容貌绝美,出身高贵(作者:历史上许多和亲的女子都不一定是当权者的女儿,有很多是王室罪人的女儿或者是宫女),但是一定要有民族之心,一定要身世清白,一定要懂的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而这样的女子,身负千万百姓的福祉,甚至是边疆的和平希望,虽然未必会受到君王的爱恋,但是她们往往会因为其特殊的身份而在后宫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总的来说,只要本族的人不出现反叛之类的谋逆之事,应该是高枕无忧的。
可是看看原著之中的阿里和卓,他送来了什么?他居然送了个私奔了七次的女儿!!!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和亲呢还是想挑起战争啊?
和卓一部又不是只有含香一个公主,就算阿里和卓只有一个女儿,难道还会没有侄女之类的回部贵女吗?一旦此女的名声被回京述职的大臣告诉皇帝,或者是其他与和卓部有隙的部落故意使坏四处宣扬,阿里和卓居然讲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女儿献给皇帝,这岂不是要给和卓部带来灭顶之灾!这岂会是一个身居上位的王者所能够做的出来的蠢事!
再看含香,既然是忠于爱情,不愿意为了民族大义而屈就于这联姻的任务,那你就别进宫!皇帝有没有点名要你,求你进宫!你已答应了进宫,就不应该在皇帝面前摆出一副天山雪莲一样骄傲高贵的样子!要不是乾隆脑抽了去犯贱愈挫愈勇,一旦换了一个脾气稍微不好一点的帝王,霸王硬上弓那是小事,说不定立刻宰了还在京城的阿里和卓,发兵攻打回疆糟了!不,不需皇帝直接发兵,只要稍微向回疆宣扬一下自己的不满,就有大把的回疆部落替大清灭了和卓部落,取而代之!
阿里和卓让这样的含香入宫,你到底是想向献女抱紧乾隆的大腿呢?还是想要给乾隆添堵,作为自己不服清朝的一种手段方式。
说真的,当年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永璠都在怀疑是不是这位含香公主是被父亲强逼入宫后产生了报复心理,想要拉着整个和卓部同归于尽才会是这样一副做派!还是阿里和卓其实是假意降清,实质上是故意抹黑乾隆了!
那个叫蒙丹的小子,更是没脑子,你说你都敢带着和卓部的公主私奔七次了,怎么就没胆子一鼓作气直接就把含香给‘正法’了?说句不好听的,难道阿里和卓还真就敢让一个已经贞操不存的女子来侍奉乾隆不成,含香再美,怕是乾隆也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
还有宫里的这群脑残!做儿女的,眼中毫无君父,赶着给自己的父皇戴绿帽子,而且还拿着真爱来遮羞!做臣子的,不顾及两国邦交,视国家利益和边疆和平于不顾,窜梭着皇子皇女们带香妃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