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良卿(张良同人)_作者:青茶木(109)


  一同进宫的除了张开地,当然还有大将军姬无夜。
  张开地向来刚正不阿,清高廉洁,听了王后不仁不德之事,当然建议废后废太子。
  相较之下,姬无夜便与他截然而反。再加上之前与韩非的过节,打着王后娘家权大势大的由头,建议韩王保王后太子,废韩非。
  末了,韩王这响当当的庸主自然取了折中的方法——废王后,保太子,禁足韩非。
  一场风波过去,牵扯进来之人都吃了大亏。太子失了母后,今后又少了个背后出主意的人。不过对比之下,韩非便活生生成了冤大头,丢了前途不说,还把自己都搭进去了。索性韩王心怀仁慈,念在红莲年纪小,让宫人带她回了寝宫,好生看管。
  张开地回府,看到在门口苦等的张良,只说了两句话。
  一者,“良儿,莫要企图和君王讲道理。”
  这罪行若落到寻常百姓头上,谋杀太子,陷害嫔妃,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到了王室里,只轻飘飘将其投进牢狱,不打不杀。甚至其子,还能在储君之位上高枕无忧。
  二者,便是“九公子命途坎坷,这一次是受了旁人算计,你仔细想想,是谁让他去查的这案子。”
  虽然韩非只是帮生母沉冤得雪,是非曲直在常人来看便是和尚头顶的虱子,再清楚不过。但伴君如伴虎,是福祉还是磨难,全在君王的一念之间。
  撂下这一句之后,张开地便抖了抖沾灰的衣袖,在管事的搀扶下去吃早膳,留张良一个人在原地沉思。
  这句话,倒是赫然让张良一懵。
  是了,姬无夜视韩非为眼中钉是谁都知道的,东窗事发,他自然希望借此机会除去心腹大患。但在此之前,他并不知晓韩非会翻查当年的血案。
  引导韩非去翻案的,只有一个人——韩成。
  他现在蓦然庆幸,昨夜没有一股脑儿冲进王宫了。姬无夜在那里,便等着将他二人一网打尽。安一个冲撞圣驾的名头,与韩非一同被扔进冷宫,今日,何人来救他们呢?
  坐山观虎斗,扒桥望水流。
  韩成无疑是这出戏的最大赢家。若韩非胜了,便可扳倒太子,彼时储位空出来,他是最可能坐上去的人选。若韩非败了,顶多少一个手足,司法一职高悬无人,他又能举荐自己人上去。
  这杆天平左滑右滑,他都是最后捡渔翁之利的人。
  果然,在王室之中,兄弟之情淡如凉水。
  作者有话要说:
  西门厌打遍天下无敌手,居然被二傻子若离敲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54章 告白
  时至秋季,天高气爽,太阳再暖也不会很有温度。
  张良看清韩成的计谋之后,随即去了四公子府,守门的小厮似是早知道他要来一般,也没通报,径直迎他进了。
  彼时,韩成正在靶场练箭,翠竹环绕,怡然静心,仿佛箭靶便是他的江山一般,一仞长的利箭随意他拉弓射到上头。
  “子房,你来的比我想象中快。”他说着,又开弦射出一箭,正中红心。
  张良平日的温和已荡然无存,嘴角的弧度疏远又客套,“四公子巧算如神,良心生佩服,特来拜见。”
  “是么?”韩成的眼光从箭靶上收回来,轻声一笑,“恐怕不是佩服这么简单罢?本公子听着,怎的还有股子怒气?”
  张良徐缓上前,眼神凌厉,“四公子明白良为何至此,你我心中有数,再迂回试探,怕是不妥。”
  韩成将弓弩交给下人,手臂一抬,让他们悉数退了。
  靶场静默,只留了风声。
  “子房,我很好奇,王室中人才云集,你为何偏偏跟随老九?”韩成额宽眉粗,声音向来浑厚。
  张良轻轻一笑,韩成三番五次接近他,都是为了拜他为门客,说穿了便是主公与谋士的关系,孰高孰低,孰尊孰卑,总有个地位之别。主仆拜接与友人交好,这是他永远无法跟韩非比的。
  “韩兄待良如手足,良自然尊他敬他。”
  韩成想起那日韩非为他吸出毒血的情景,也了然颔首,“他如今自身难保,你还如何敬他?”
  张良眉头一沉,心想若不是你,韩兄怎可有此磨难?但这话是万万说不得的,韩成如今置身事外,是自以为大局在握,只要打消他这念头,便有机会劝说他,搭救韩非。
  于是张良朝他盈盈拱手,“良自然也尊敬四殿下。所以,才不忍心让四殿下,身陷深渊。”
  “深渊?”韩成愣了愣,不以为然地发笑,“子房恐怕说反了吧?”
  张良直起身,“四殿下若不相信,何不听听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