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良卿(张良同人)_作者:青茶木(69)


  韩非在房里待了好几日,心态已经坦然,双手枕着后脑勺,将那日朝堂上的变故一一讲述。
  末了,自嘲地笑了笑,“原是我大意,没想到中了姬无夜的圈套。”
  张良锁眉,“姬无夜城府极深,又贪得无厌,实在防不胜防。但退一步想,韩兄那日如果不出手,乖乖奉上轩辕剑,他岂不是更加狂妄?”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两难啊!”说着,给张良倒了一杯水,“现在没有茶叶,子房只能将就一下了。”
  张良倒不介意,一口把杯子里的凉水饮尽,“我现在反倒担心,大王若在心里认定韩兄是偷盗之辈的话,今后断然会在权势上多加限制。而且这事传出去,你也难免会被百官孤立,今后恐怕寸步难行。”
  韩非长长一叹,他在桑海之时,齐国的司政大人曾三次登门拜访,只求一个锦囊。但他顾及家国大业,每每都婉言拒绝。没料回到自己的国家,想一展宏图时,却步履维艰,处处碰壁。
  “子房,我大约只适合解谜,权术纷争这一套,始终用不来。”
  张良见他丧气,便笑着凑近,宽慰道:“韩兄莫要妄自菲薄。子房觉得,你的方法是对的。”
  作者有话要说:
  生病良太招人疼啦QAQ
  这段时间的码字进度跟不上,所以改成两日一更啦,所以15号晚上不更,16号21:00更,然后是18,20,22......哈哈数学太好了

第35章 解困九公子(一)
  韩非举起一碗水,偏着脑袋,笑中夹了一丝凄凉,“在禁室里喝凉水的方法么?”
  张良摇头,继续说:“非也。是你找人去请东皇释出面作证,这个方法,子房认为是对的。”
  韩非眼神暗淡,“但于事无补。”
  张良盘算着说:“东皇释是除了我唯一的证人,你我私交好,我说的话在大王面前的分量不重,但东皇释常年远离朝堂,独来独往,若他肯出面作证,断然能还你清白。”
  韩非道:“但他为人孤傲,不肯踏进王宫一步。”
  张良问:“韩兄是亲自去请的吗?”
  韩非无奈摇头,“我派了两个随从。”
  张良明了于心,“东皇释淡泊名利,虽然不掺和权贵争夺,但也委实是一位豪杰。名人雅士者,心性清高。韩兄若要真心拜请他,怎可让普通下人去登门?”
  “子房说的有理。”韩非慢悠悠拿一根筷子在手指上转动,掉了又捡起来,再掉,再捡起来,锲而不舍地转着,“只是父王怕我与他串通一气,诬陷姬无夜,所以,禁止我与他私自见面。”
  张良想了想,摆正衣襟,坐直身子,唇角一勾,问:“那韩兄觉得,子房如何?”
  韩非手上的筷子啪的落地,他这次没去捡,只是错愕地看向张良,“......你的意思是?”
  张良徐徐起身,随着他的动作,外袍的衣料摩擦出“沙沙”的声音,额前垂下的几缕青丝也微微飘动。站定了,浅笑且慎重地看向韩非,道:“子房愿意一试。”
  窗轩角落的蜘蛛织了一张网,在暖阳下熠熠生辉。
  韩非心中万分感激,朝张良镇重一拜,七尺身长的男人一下子不知如何言语,只一遍又一遍说着“多谢”。随后,又担心此行会有危险,派了卫七一路保护。
  待两人离开之后,韩非又慵懒地坐回席子上,一个人感动万分地对着眼前的一碗清水,眉眼颇为得意,“看,子房还是很在意我的。”
  九钟楼外,张良与卫七双双下马。却从小墨口中得知,东皇释去了外地避暑。
  古时候的交通很不便利,若是等东皇释避暑归来,韩非的禁足期限估计都满了。那时,所有人都认定了他是个恃位而骄的纨绔,谁还会再去追问真相?
  还好小墨心肠热,加上之前又与张良一见如故,便私下透露了东皇释的行踪。
  而东皇释避暑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离新郑只有两日路程的苍山。
  时下,四月还没过完,太阳的温度并不怎么热,枫树的叶子还是青幽幽一片,并没有什么美感。选择在这个时候去阴寒的苍山避暑,东皇释委实是个怪人。
  还是说,这只是他不想见人的托辞?
  越到南山头,山路越是崎岖,到了恶石林,四处都是突兀怪异的巨石,马匹已经不能行走。张良和卫七干脆把马儿栓在树上,徒步往上头走。
  一路上,两人一语不发。张良时不时侧眼瞟卫七,却见他目不斜视,始终沉默。
  是不爱说话,还是害怕开口?
  走到一处小溪边,张良停下,捧了几口溪水解渴。卫七怕摘下面具,没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