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良卿(张良同人)_作者:青茶木(8)


  张良摇头,十分固执,“祖父昨日教了“百行孝为先”,让子房一直记着,子房现在就记着,不可以自己撑伞,做不孝的人。”
  彼时张良只有六岁,不能出口成章,语气甚至还很青涩,但他明是非,懂黑白,已经优于同龄人数倍。
  张开地十分欣慰,见雪变小了,便直起身道:“既如此,你在这里陪九公子等候。若三炷香后我还没出来,便带九公子回相府。”
  张良默默把那句嘱咐记在心里,点头道:“是,子房记住了。”
  张开地只身入殿,留了两个少年郎在殿门外的雪地里。
  韩非昏昏欲睡,隐约瞧见母亲在远处召唤自己。他知道这是幻觉,或者是接近阴阳界的预兆。
  神志逐渐涣散,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直到手上陡然传来一丝温热。
  韩非费了很大的气力掀开眼皮,只对上一双清澈的眸子,于是吃力问道:
  “你是何人?”
  那双眸子笑得干净,纤柔道:“我叫张良,也叫张子房。‘良’是我的名,‘子房’是我的字。”
  韩非虚弱着垂眼,看着手里多出来的小布包,“这是什么?”
  张良蹲下,拿热乎乎的小手附上韩非冰冷的手背,“这是小汤婆,冬天取暖用的,你现在很需要。”
  韩非凄凉地勾唇,“我不需要。”
  张良固执道:“你需要。人是热的,要是冷了就需要取暖,不然会生病。”
  韩非望了望宫墙,呢喃道:“人是热的......”
  在王宫里,恐怕没有哪个人是热的。
  他看着眼前比他还年幼,头发都没长齐的小小少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良奇怪这个人为什么又问他一遍,但还是回答:“我叫张良,也叫张子房。‘良’是我的名,‘子房’是我的字。”
  韩非动了动眸子,“好,我记下了......”
  张良在手心里哈气,搓热了又捂上韩非的手背,问道:“刚刚听你和祖父谈话,你叫韩非?”
  韩非动了动僵硬的脖子,“没错。”
  “你有字吗?”
  “有。”韩非觉得眼前的小人儿认真又可爱。
  张良盯着他,“可不可以告诉我?”
  韩非默了默,“你把耳朵附过来。”
  张良十分认真地凑到他唇边,结果韩非一个字没说,便径直晕了过去,在雪地里砸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往常,一个五岁幼童碰到如此情况,多半惊慌失措,或者眼巴巴去寻大人求助。张良也慌,不过张家祖训有云:进殿面圣者,不可扰。
  他便不能贸然闯进殿去打扰祖父和韩王的商议。
  于是强行把半炷香算成三炷香,让跟进宫的下人把韩非送回了相府。
  那时候,韩国的雪一场接着一场,铺天盖地的惨白,似在诉说谁的冤屈。
  那年的茫茫飞雪,成就了韩非与张良的初见。银装素裹中,韩非只记得那双比冰雪还清澈的眼眸。余生辗转了几十年,他从未忘记。
  作者有话要说:
  子房软软糯糯的超可爱~

第4章 初识韩非(二)
  张良那天把小汤婆给了韩非之后,没能抵御住寒气,手上立即冒了两个冻疮。突起的红疙瘩在纤细的手指上尤其显眼,还有点像章鱼的吸盘。
  若离听到个民间的法子,说冻疮需要用滚水烫。于是跃跃欲试地打来一盆水:
  “公子,我们要不要烫死它?”
  张良望着他不断冒热气的铁盆,吓得后退一步,“不要了。”
  若离一本正经地劝诫:“公子,你不要怕痛,烫了就好了,不然来年开春的时候发痒,可会把人难受死!”
  张良讪笑着后退,“没关系,祖父给了我一盒药膏,我先试着涂一涂。不管用的话......再说吧......”
  若离悬着一颗心,对那双细腻的手既心疼又担忧,“那怎么行?要是错过了最好时机,以后要好可就难了!”
  张良终是不敢正视那刚倒出来的滚水,灵光一闪,惊呼:“哦!祖父昨日让我背了一篇文章,今日要检查。我们先去祖父那里,回来再说这件事,怎么样?”
  在若离心里,张开地可是如来佛祖一样的存在,毕竟那是连他老爹都不敢惹的人!
  于是不由分说放下水盆,“也对!还是这件事比较重要,去晚了,老爷生气可就遭了!”
  张良心里长舒一口气,披上那件水蓝色的斗篷,便撑着伞出门了。
  若离看到桌上空空如也的小汤婆,忙灌了滚水,裹两层棉布,生怕他家公子的手指会断掉一样,火急火燎地一边冲一边喊: